知名心脏专家公开质疑他汀,毁伤血管,祸首不是饱和脂肪而是炎症
对于他汀,患有三高的人群可以说相当熟悉,为了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大多都会需要服用他汀来稳定病情,他汀可以降低血栓形成,减少动脉硬化的发生。在很多人的心里,一直都是将他汀视为降胆固醇,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药物。
可是英国最具影响力的心脏病学家之一——阿西姆·马尔霍特拉,却说出了不一样的看法,在他的理论中,对他汀的作用是不信任的,他表示他汀是为了控制好胆固醇指标,以此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可胆固醇并非是动脉硬化的主凶,因此,服用他汀其实并没有什么用。

知名心脏病专家,为啥会说他汀没有作用?
在马尔霍特拉看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吃他汀还没有控制碳水来得更加重要,主要是因为他觉得血管变堵,并不是饱和脂肪的错,而在于血管出现炎症,而导致炎症的凶手,与饱和脂肪其实没太多关系。
饱和脂肪反而会是人体健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知道脂肪分为饱和脂肪和不饱和脂肪,饱和脂肪一直都被认定为坏脂肪,是提升低密度脂蛋白的一大祸首,所以,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上,都会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为主要任务。

可是马尔霍特拉,却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饱和脂肪在摄入合理的情况下,并不会堵塞血管,在他收集进行数据汇聚分析之后,就得出了一个结论,饱和脂肪的摄入与全因死亡率以及冠心病、冠心病死亡率和缺血性卒中,还有2型糖尿病,其实并无关联性,也就是说以往大家的观点都是错的,饱和脂肪酸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可怕。
除此之外,马尔霍特拉还发现在冠心病的二级预防之中,限制脂肪的摄入,对于降低心梗、心血管以及全因死亡率,没有什么特别明显的效果。这样看来,好像饱和脂肪真没有那么大的罪过。

为啥又说炎症才是堵血管的真凶?
经过相关研究表明,血管中的杂质变多,比如说胆固醇还有一些容易堵塞血管的物质,血管中聚集的比较多,可能就会引发血管炎症,而这种炎症如果不能定期的做血液筛查,是不容易被察觉的,也就容易让炎症逐步的发展,从而加速斑块的形成,一旦斑块脱落形成血栓,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也会随之变大。
而胆固醇水平升高,并不一定就是饱和脂肪的错,还有可能是碳水摄入量过多,碳水也是人体必需的一种物质,可也要适量补充,而不是盲目的乱吃,如果吃太多低质量碳水,也就是精细的主食,就容易增加肥胖可能性,还会让胰岛素抵抗变高,发生糖尿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就会增加。

其实,胰岛素抵抗的改变,对血管炎症的发展,其实影响是比较大的,而胆固醇相对来说,还可能是个好的外援,就是说它能帮助修复已经被毁伤的血管,降低血管硬化。除此之外,高碳水银灰,还容易促进自由基伤害血管,也是会加速炎症发展。
从马尔霍特拉的理论中,可以看出他说的有一定作用,但具体他汀有没有作用,还需更多的证明,毕竟他汀在控制胆固醇,以及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上,也是有了很长的历史。且每个人都有对疾病的看法,还有就是药物的作用也会有不同机制,以及每个人情况不同,结果也就会不一样。

关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在饮食上需要注意什么?
少3白
所谓的3白,其实就是糖、盐、精细主食(米、面),这三种白色食物,摄入过多容易给血管带来损伤,容易引起肥胖、三高,发生心脑血管的风险可能会变高。主要是糖吃多了,转化成的脂肪就会变多,进入到血管中的脂肪也就会变多。
而盐的摄入量较多,则是容易给血管带来刺激,会增加血管压力,本身就患有三高的人,就更要限制摄入了。精细的主食,上面其实已经介绍过了,它与血管炎症有关系,也就与心脑血管之间关系密切,所以,还是应该多加控制才对。

合理吃油
油是每天都要摄入的一个物质了,做菜时都会需要放入,因各种科普知识的加强,对于食用油很多家庭都有了一定的关注,会食用一些植物油,认为只要是植物油就是安全的。其实理解有误,植物油中如果选的不对,还是会摄入过多的脂肪,比如说有些植物油中含有较多的反式脂肪酸,这种物质也是心脑血管的祸首之一。
另外,就是油的摄入量,每天的摄入量一定要合理,建议每天25-30克,食用油种类,比较建议橄榄油、牛油、猪油和黄油,还有一种油就是椰子油。
心脑血管疾病,并不是一种可以忽视的疾病,危害性相信很多人都有所了解,它并不比癌症差,如果不能做好预防,或者不能好好的治疗,会增加死亡的风险,可别轻易小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