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时,出现不良反应怎么办?点开了解应对方法
他汀类药物的出现对心脑血管疾病二级预防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目前已经成为心脑血管二级预防的基石。
现在,很多朋友都在长时间服用这类药物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复发。越是需要长期服用的药物,朋友们就越担心它的副作用。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也因此常常受到关注的问题。

目前报道的主要包括肝功能异常、他汀类药物相关肌肉并发症,新发糖尿病以及其他不良反应等。以往张医生把重点放在,长时间服用他汀类药物会出现哪些副作用。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朋友们更为关心的问题,出现副作用后,病人是需要减量、停药、还是更换药物?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服用他汀类药物,当出现肝功能异常时,应该如何处置?
肝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转氨酶升高,发生率约 0.5%~3.0%,呈剂量依赖性 ,也就是说,服用的剂量越大,发生肝功能异常的几率越大。
这其实很好理解,药物的副作用与服用的剂量和服用的时间是呈正相关的,服用的剂量越大,服用的时间越长,副作用的发生概率就越高。

对药物的肝损害,朋友们向来比较警惕。但朋友们也不要太过担心。如果在服用他汀类药物期间,出现肝功能异常,首先需查明并纠正引起肝功能异常的其他原因。也就是说您得先破案,确定了肝损害是不是由其他原因造成的。
如考虑确实由他汀类药物引起的,处理时咱们也需要采取个体化原则,我们主要有2种情况:
如果转氨酶升高达正常值上限3 倍及合并总胆红素升高患者,应酌情减量或停药。如果转氨酶升高在 3倍以内,可在原剂量或减量的基础上进行观察,也可换用另外一种代谢途径的他汀类药物, 部分患者经此处理转氨酶可恢复正常。简单来说,只要不加重,您可以继续吃,有点担心,可以减量,太过担心,可以换药。
需要注意的是,失代偿性肝硬化及急性肝功能衰竭是他汀类药物应用禁忌证。他的屋子已经漏了,你偏给他连天雨,这肯定是不对的。
再来看一看出现相关肌肉并发症应该如何处置?
他汀类药物相关肌肉并发症包括肌痛、肌炎、 肌病以及横纹肌溶解,其发病率有两种报道,一种为 1%~5%,这是RCT研究得到的结果,另一种为5%~10%,这是观察性研究得出的结论。
虽然表面上看上去,发病率要超过肝损害,但朋友们也不需要太过于担心,无论是哪种研究结果都表明,真正进展到横纹肌溶解的程度是非常罕见的。

当服用他汀类药物期间出现肌肉不适、无力,无论伴或不伴肌酸激酶升高,均需首先查明并纠正导致上述情形的其他原因。这点和肝损害一样
如考虑确实为他汀类药物相关肌肉症状,且连续检测肌酸激酶呈进行性升高时,应减少他汀类药物剂量或停药,并定期监测症状及肌酸激酶水平。当然也要体现个体化,主要面对的情况有4种:


重头戏上场,我们看一看血糖出现异常时,应该如何应对?
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有增加新发糖尿病的风险,特别是使用高强度他汀类药物时,新发糖尿病发生率会明显高于常规剂量,统计数据为:9% 比 12%。其实还是挺可怕的,无论是9%,还是12%,都是很高的数值。
但是,很多医生对这些数据提出质疑,他们认为,他汀导致的糖尿病也就在1%左右,不应该这么高。之所以统计数据高得离谱,是因为服用他汀类药物的人群,本身就是糖尿病的高发人群。不能把所有的新发糖尿病归咎于他汀类药物。

朋友们需要注意的是,在7种他汀之中,不是每种他汀都有这么高的发病率。有研究显示,匹伐他汀引起新发糖尿病的概率较低。
很多朋友都因为他汀类药物对血糖的影响,而把他汀类药物归为副作用非常大的药物,更有人因此而拒绝服药。这样做显然是不理智的
事实上,他汀类药物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总体益处,远大于新增糖尿病风险,所以,无论是糖尿病高危人群,还是糖尿病患者,有他汀类药物治疗适应症者,都应坚持服用此类药物。不能因噎废食。

他汀类药物的其他副作用
有一个研究团队指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每降低 1 mmol/L,脑出血风险增加 21%。这个结论无疑会让人感到十分担心,但其他的研究结果却表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均未能显著增加脑出血风险 。
不同的研究结论并不一样,但大多数医生还是认为,即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真的有出血风险,相较于用药的总体益处,这点风险还是微不足道的,但我们仍需探究,哪些人群在他汀类药物治疗过程中容易发生脑出血。

他汀类药物的其他不良反应还包括头痛、失眠、 抑郁以及消化不良、腹泻、腹痛、恶心等消化道症状。很多朋友会疑惑,他汀类药物对肾脏就没有损害吗?荟萃分析结果显示,他汀类药物对肾功能无不良影响。
在应用他汀类药物期间,我们还需要关注与其他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当他汀类药物与环孢菌素、抗真菌药物、大环内酯类药物、 钙拮抗剂、胺碘酮、吉非罗齐以及西柚汁等联用时,可能增加肌病或肌溶解的风险,故应避免使用大剂量他汀类药物,并监测不良反应。
最后,朋友们需要知道有关他汀类药物不耐受的问题,他汀类药物不耐受是指他汀类药物应用后,出现与他汀类药物相关的临床不良反应或实验室检测指标异常,一般需要同时满足以下 4 个条件,缺一不可:

(1)临床表现:主观症状或客观血液检查不正常;
(2)不能耐受≥ 2 种他汀类药物,其中一种他汀类药物的使用剂量为最小剂量;
(3)症状表现与服药存在因果关系;
(4)排除其他原因
总的来说,如应用他汀类药物后,发生肝酶增高等不良反应,可换用另外一种代谢途径的他汀类药物、减少剂量、 隔日服用、或换用非他汀类药物或小剂量他汀类药物与非他汀类药物联合应用等方法处理。
今天的内容我们就聊到这里,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关注我,我会带您了解国内最前沿的医学知识,我是张医生,下次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