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瘤治疗方式大PK——哪些垂体瘤适合药物治疗?
经过两期的介绍,对于哪些垂体瘤患者适合手术治疗?各种手术方式有何不同?相信大家已经非常清楚了,而临床还有一类垂体瘤患者由于病情特点,短期内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医生通常会建议患者首先服用治疗垂体瘤的相关药物。那么,今天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五病区贾栋主任就为大家具体讲解哪些垂体瘤适合药物治疗。
首先,垂体瘤根据其异常分泌的激素不同,可分为多种类型。其中,只有泌乳素型和生长激素型对药物治疗有效果,而泌乳素型的药物治疗效果更好。因此,要根据激素检查结果来确定治疗方案。
一、对于泌乳素型垂体瘤患者,溴隐亭对大多数患者(75%)都是有效的,可以缩小肿瘤体积,使泌乳素水平降低甚至恢复正常,恢复月经。但也有部分患者对溴隐亭无反应。此外,药物治疗的另一个缺陷是,当停用药物后,泌乳素会逐步升高,肿瘤也会再次增大到治疗前的状态,这就意味着药物治疗泌乳素腺瘤需要终生服药。
患者的肿瘤大小、泌乳素升高水平、有无视力视野改变、是否有生育要求以及全身状态都会影响治疗方案的选择。
总结下来,若是小于1厘米的小泌乳素腺瘤,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效果是差不多的,手术治疗可以一次性切除肿瘤,但患者要经历全麻和手术,并有相关风险。而药物治疗的缺点是需要终生服药,主要的副作用是恶心、头痛、疲乏、体位性低血压、抑郁等等。可以睡前服用,减少上诉副作用的影响。
二、对于生长激素腺瘤患者,因该类型患者多伴有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心脏疾患,手术治疗可以快速降低激素水平。因此,手术是生长激素型垂体瘤的首选治疗。
对于手术未能治愈、存在禁忌无法耐受手术的,或术后复发的患者可以考虑药物治疗。主要有三类药物:
1. 生长抑素类药物,如奥曲肽,兰瑞肽等,可以使71%的患者生长激素水平下降,50%的患者生长激素水平正常,30%的患者肿瘤体积缩小。该类药物需要皮下或者肌肉注射,主要副作用有胃肠活动和分泌降低、腹痛、腹泻、胆石症(20%)等。
2. 多巴胺激动剂:溴隐亭,可以使20%的患者生长激素水平正常,30%的患者肿瘤体积缩小,治疗所需剂量较泌乳素腺瘤要大,副作用同前。
3. 生长激素受体拮抗剂:培维索孟,治疗超过12个月,可以使97%的患者IGF-1水平恢复正常。但肿瘤体积变化不大。该药需皮下注射。
此外,生长抑素类药物和生长激素受体拮抗剂价格较为昂贵,药物治疗需要长期用药,对患者而言是很大的经济负担。
最后,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五病区贾栋主任温馨提示:垂体瘤的治疗需要个体化制定方案,请与专业医生商讨,根据年龄、有无生育要求、对终生服药及其副作用和手术各自的接受程度、具体的激素升高水平、肿瘤大小和生长方式,以及患者全身健康状态等因素来做出最适合的治疗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