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瘤与不孕不育
不孕不育症有原发和继发之分。原发是指女性性成熟后从未怀孕或生育过,继发是指过去曾有过妊娠或分娩史而再次出现不孕不育。对于男性来说,原发性不育是指男方从未使一个女子受孕,继发性男性不育是指男方曾使一个女子受孕,以后出现不育。不孕不育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文化程度等。
据WHO综合人口统计学资料分析:亚洲、中东地区原发性不孕率分别为3.0%和4.8%,欧洲为5.4%,美国为6.0%,非洲最高为10.1%。我国1988年的调查资料显示,不同文化程度妇女不孕率的分布不同:文盲妇女不孕率较高,为10.80%,初中文化程度为5.04%,大学文化程度为8.37%。不孕不育的病因可以是单因素造成的,也可以是多因素造成的。在亚洲地区不孕不育症的病因中女方因素占34%,男方占13%,双方原因占24%,不明原因的占13%。故在治疗不孕不育症时,应男女双方同时检查。女性不孕不育的原因归纳起来有器质性病变、内分泌因素、免疫因素与精神因素等。
不孕不育的病因可以是单因素造成的,也可以是多因素造成的。在亚洲地区不孕不育症的病因中女方因素占34%,男方占13%,双方原因占24%,不明原因的占13%。故在治疗不孕不育症时,应男女双方同时检查。女性不孕不育的原因归纳起来有器质性病变、内分泌因素、免疫因素与精神因素等。男性不育的原因可分为4部分:(1)下丘脑垂体的病变如Kallmann综合征,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低下,肿瘤、创伤、射线、营养不良引起的继发性GnRH分泌障碍,垂体功能减退,高泌乳素血症;(2)睾丸病变如Klinefetersyn drome,先天性双侧输精管发育不良或缺如,隐睾,精索静脉曲张,病毒性睾丸炎,睾丸肿瘤,唯Sertoli细胞综合征,环境因素,药物,高热及系统性疾病如肝硬化、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导致精子不发生和雄激素生成障碍而致不育;(3)输精管及附属性腺:梗阻性无精子症,泌尿生殖道感染,附睾性死精子症,精液液化不良,免疫性不育等;(4)精子转运功能障碍:勃起功能障碍,射精功能障碍,性交异常,包茎,阴茎及尿道下裂。
垂体泌乳素瘤是导致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治疗的方法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综合治疗(药物+手术+放疗)。多数人认为瘤体直径>1.0cm的应首选手术治疗,由于手术治疗有一定的危险,且复发率较高,而放射治疗有造成垂体功能低下或损伤周围脑组织的可能性。为此,我们选择了部分微腺瘤和部分1.0cm<瘤体直径<1.5cm的巨腺瘤,单纯用药物治疗进行探讨。
垂体泌乳素瘤是最常见的垂体腺瘤,多发于生育期妇女。该肿瘤虽属良性,但能高功能分泌PRL,引起患者血清PRL升高。高水平的PRL可抑制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合成与释放,因而LH与FSH水平降低,无脉冲型分泌,卵泡发育障碍。同时,PRL升高还可直接影响卵巢甾体激素合成能力,导致雌、孕激素不足,因而患者出现月经稀少或闭经、不孕。对此类患者的治疗首先要降低PRL水平。垂体泌乳素瘤的治疗,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药物治疗。
目前对于垂体泌乳素瘤导致不孕的治疗方法选择存在分歧,有人直接选择手术治疗,但手术治疗复发率高且有一定的危险性,并有造成垂体功能低下的可能。所以很少有神经外科医生能保证患者术后不影响生育能力。放射治疗同样有造成垂体功能低下的可能性。因此有人认为对迫切要求生育的患者首选药物治疗。但在不孕症的治疗中多数人认为瘤体直径<1.0cm(微腺瘤)首选药物治疗,而瘤体直径>1.0cm(巨腺瘤)应选择手术治疗。对于瘤体不是太大,无压迫症状的不孕患者,单纯用药物保守治疗也能取得较满意的效果,不一定非要选择手术治疗,以确保患者达到希望生育的目的。
垂体瘤不孕不育中心主任闫长祥教授联合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妇产医院、北京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等多家医院,率先采用微创手术治疗为主,配合药物、生物及其它方法综合治疗女性、男性不孕不育,主要适用于垂体因素所造成的难治性不孕不育。
闫长祥教授擅长治疗各种脑肿瘤,尤其对于垂体腺瘤、听神经瘤等。垂体腺瘤经蝶微创手术治疗经验丰富,手术全切率99%以上。巨大侵袭性垂体瘤的全切率高,内分泌方面治疗效果理想。术前、术后有妇产科及内分泌专科专家的协诊,促进了垂体瘤治疗整体水平的提高。对于垂体瘤导致不孕不育的治疗,闫长祥教授在全国率先进行了相关的探索,并依托北京三博脑研所在分子生物学角度进行了研究分析,对于高促卵泡激素(FSH)型垂体微腺瘤导致的内分泌紊乱、闭经、不孕不育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成功治疗近百余例患者,并取得了可喜的疗效。中央电视台《走进科学》等栏目进行了追踪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并得到同行业间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