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瘤更需多学科联合治疗
□通讯员 高铭华 杨晨金陵晚报记者 朱菁菁
有了肿瘤怎么办?切呗。
这可能是许多人在遭遇肿瘤问题时,直觉的第一选择。但近日记者从南京总医院垂体瘤联合诊治中心了解到,有不少垂体瘤患者却因为随便一切,反而惹来大麻烦。
就拿孙小姐(化名)来说,她本来是因为月经问题就诊,结果一查,泌乳素超标;再一查,竟然是垂体瘤!
当时医院先给她采取了药物治疗,可吃了一段时间检查泌乳素依旧超标,治疗似乎没啥效果,就根据医生建议做了手术。
可糟心的是,切完后不久,孙小姐却出现了垂体前叶功能减退。要知道,垂体关系人体内分泌各个环节,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带来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孙小姐今后将只有通过终身服药来弥补。
这竟然还不是最糟的。
就在不久前,孙小姐再度出现了和前次相似的症状,检查结果显示泌乳素超标,确诊为垂体瘤复发!难道还得再切一次么?这让孙小姐一家愁坏了。
和孙小姐面临相似困扰的患者并不少。比如在南京总医院的垂体瘤联合诊治中心,前些日子还接诊了另外一例女性患者吴女士(化名),同样是术后治疗不理想,配合药物治疗依旧不理想,对于这类患者来说,垂体瘤虽然只是一种良性肿瘤,可带来的痛苦却也不比那些危急重症好多少。
该院垂体瘤联合诊治中心成员,内分泌科叶小珍医生与神经外科马驰原医生告诉记者,目前治疗脑垂体瘤的常用方式包括药物、手术或放疗,但因为疾病表现复杂,患者可能前往多个科室就医,不仅容易发生漏诊、误诊,而且在不同科室确诊还可能意味着截然不同的治疗方案。如果各科室之间缺乏沟通,往往最后给患者提供的,并不一定是最适合患者的方案。
比如垂体泌乳素腺瘤,本身会引起泌乳素升高并带来一系列问题。但在大部分医院中,如果没有特殊要求,检验科只要泌乳素检测>4300,结果就是超标,但具体超多少,却连主治医生都不一定清楚。在这种情况下用药治疗,医生就很难准确了解到治疗是否真的有效,而选择的治疗方案也未必是最适宜的。
而通过多学科联合中心治疗,将内分泌科、神经外科、生殖遗传中心、影像科、放射科、病理科、检验科、眼科等多个科室联合起来后,内分泌科医生可以同检验科得到更详细的检测结果,即便患者的指标尚未恢复到正常范围内,也能看到具体每一步的变化,从而判断药物治疗是否真的有效,并有针对性地调整;神经外科、放射科和内分泌科医生也能在一起,定制更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从而让患者获益更多。
最后,话题还是回到孙小姐她们身上吧。
这一次,当她在南京总医院垂体瘤联合诊治中心就诊后,通过内分泌科和检验科的合作,医生准确把握了每一次用药后其泌乳素的变化情况,终于利用药物将她的泌乳素水平逐步控制到了正常水平,让她免于再挨一刀。而吴女士也在该中心多科医生帮助下,选择了伽马刀配合内科用药治疗的方案,病情得到了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