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指导】他汀类药物知多少
血脂异常简介
我们的身体需要胆固醇,但血液中过多的胆固醇会在动脉壁上建起一堵墙,称之为斑块,使您有高风险患心脏疾病或中风。近30年来,中国人群的血脂水平逐步升高,血脂异常患病率明显增加。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总体患病率高达40.4%。人群血清胆固醇水平的升高将导致2010年~2030年期间我国心血管病事件约增加920万。2012年全国调查结果显示,高胆固醇血症的患病率4.9%;高甘油三酯(TG)血症的患病率13.1%;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症的患病率33.9%。
好胆固醇与坏胆固醇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两个概念——好胆固醇与坏胆固醇。胆固醇在血液中被不同类型的微粒所携带,这种微粒称为脂蛋白。大多数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颗粒,有时它被称为坏胆固醇,因为高水平的LDL颗粒可以导致心脏病和中风。另一方面,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则携带被体内清除的胆固醇回到肝脏。体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较高的人一般患心脏病的风险较低,所以HDL-C有时被称为好胆固醇。
他汀类药物简介
当患有高胆固醇血症,医生可能叫您考虑服用一种叫他汀类的药物。他汀类药物的调脂疗法对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ASCVD)如冠心病的防治益处已被公认,已成为高胆固醇血症特别是伴有冠心病患者的一线药物。它能抑制肝脏产生胆固醇和帮助肝脏运输血液中的胆固醇,具有迅速降低异常高的血浆总胆固醇(TC)水平的作用。目前这类药物已广泛用于临床,市场上常用的有辛伐他汀、洛伐他汀、弗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
2013年ACC/AHA胆固醇治疗指南明确指出,以下4种患者可从他汀类药物治疗获益:
(1)确诊ASCVD者;
(2)原发性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4.9mmol/L);
(3)40~75岁、LDL-C为1.8~4.9mmol/L的糖尿病患者;
(4)无ASCVD与糖尿病,但其10年ASCVD风险≥7.5%者。
指南重点强调他汀类药物在ASCVD一级和二级预防中降低ASCVD风险的重要作用,并对其治疗强度作出了分级推荐。(如下表所示)
表1.不同剂量他汀类药物的降胆固醇幅度
强效他汀类药物治疗
中效他汀类药物治疗
弱效他汀类药物治疗
每日剂量可使LDL-C平均降低>50%
每日剂量可使LDL-C平均降低30%-50%
每日剂量可使LDL-C平均降低<30%
阿托伐他汀40-80 mg
瑞舒伐他汀20(40)mg
阿托伐他汀10(20)mg
瑞舒伐他汀10(5)mg
辛伐他汀20-40 mg
普伐他汀40(80)mg
洛伐他汀40 mg
氟伐他汀缓释剂80 mg
氟伐他汀40 mg,每日2次
匹伐他汀2-4 mg
辛伐他汀10 mg
普伐他汀10-20 mg
洛伐他汀20 mg
氟伐他汀20-40 mg
匹伐他汀1 mg
对于那些心脏病发作或中风风险高的人,即使在胆固醇水平似乎不高的情况下也会被推荐使用他汀类药物。除此之外,健康的饮食、规律的身体锻炼、维持健康的体重都是降低胆固醇水平、降低心脏病和中风风险的重要因素。当然,一些我们无法控制的其他因素(如遗传)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通常来说,他汀类药物耐受性良好。他汀类药物长期使用,有的人会逐渐出现不良反应,特别要注意两种不良反应:肌肉相关的并发症和2型糖尿病。肌肉毒性临床表现为肌痛、肌触痛、肌无力、跛行,严重者可引起横纹肌溶解症(肌溶解)。这两种不良反应风险都比较低,服用他汀类药物往往在减少心脏病发作和中风方面的收益较大,因此不需过分担心,必要时寻求医生的帮助。
有效控制胆固醇的小贴士
最后有几点小贴示,无论是否正在服用他汀类药物,都能有效地帮您控制胆固醇水平:
1)咨询医生应该多久检测一次胆固醇水平;
2)维持健康的体重;
3)规律的身体锻炼;
4)根据包装上的营养成分选择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含量低、热量低的食品;
5)多吃蔬果。
除非您的医生让您吃他汀类药物,否则不要随便服用他汀类药物。
参考文献:
1.http://www.dxy.cn/bbs/topic/35275664?keywords=%E4%BB%96%E6%B1%80%E7%B1%BB
2.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中国循环杂志.2016,31(10):937-953.
3.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2013 ACC/AHA Guideline on the Treatment of Blood Cholesterol to Reduce 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Risk in Adults, J Am Coll Cardiol.2013 Nov 12;
4.刘昌孝.他汀类药物的安全性风险评价[J].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4(8):831-839.
5.https://www.fda.gov/forconsumers/consumerupdates/ucm293330.htm
编辑:王雪
(图片来自网络)
往期文章导读:【用药指导】鱼油和ω- 3脂肪酸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