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药物那么多,降脂效果有何区别?
他汀类药物,不仅能强效地降低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而且能一定程度上降低甘油三酯(TG),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目前他汀类药物是常用的降脂药物,能够降低胆固醇,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目前最常用的他汀类药物主要有六种:辛伐他汀、氟伐他汀、普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和匹伐他汀。
让我们通过这篇文章,从药效、用药时间、药物相互作用、对血糖的影响、对肝肾的影响这五个方面比较这6种药物的不同,以便针对不同患者选择合适的药物。
01 药效-降脂幅度
LDL-C是调脂的首要目标,他汀类药物使用剂量不同,其降胆固醇强度也不同。
依据不同药物降低LDL-C的强度不同,他汀类药物可分为低强度他汀、中强度他汀和高强度他汀。
对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LDL-C的目标值<2.6 mmol/L (100 mg/dl)。
对于极高危患者(确诊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治疗目标LDL-C<1.8 mmol/L(70 mg/dl)。
02、用药时间
他汀类药物的服药时间主要与两个因素相关:药物的半衰期和食物的影响。
半衰期较短的他汀类药物建议在临睡前服用,而半衰期较长的他汀类药物在相对固定的任意时间服用均可。
普伐他汀建议避免与食物同服,因为可导致吸收率下降30%。
瑞舒伐他汀避免与食物同服,因为可导致吸收率下降20%。
匹伐他汀的吸收率虽然不受食物的影响,但其通过肠道吸收,存在显著的肝肠循环,晚餐服用后可,使得其药峰浓度刚好覆盖整个夜晚,所以匹伐他汀建议晚餐后服用。
缓释片(如氟伐他汀缓释胶囊)可在一天内固定任何时间服用,无论餐前或是餐后。
分散片(如匹伐他汀分散片)对吞咽困难的老年人来说较合适。
03、药物相互作用
临床上使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多需联合用药,而他汀类药物经肝由酶CYP450代谢,易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导致严重后果。
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由CYP3A4代谢,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较为多见
氟伐他汀主要由CYP2C9代谢,小部分由CYP3A4及CYP2C8代谢,瑞舒伐他汀仅有10%经过CYP2C9代谢,匹伐他汀仅有少量的通过CYP2C9,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也相对较少
普伐他汀不通过P450酶代谢。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更为罕见
同时,他汀类药物是OATP1B1的底物,能够促使他汀类药物进入肝细胞发挥药效或者促进他汀类药物的代谢和排泄。因此,与OATP1B1抑制剂联用时,会导致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增加。
04、对血糖的影响
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和氟伐他汀在血糖正常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中具有类似的血糖控制不良影响。
而匹伐他汀和普伐他汀对血糖调节具有中性作用,匹伐他汀甚至可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他汀对心血管疾病的保护作用大于新发糖尿病风险,故仍需使用。
05 对肝肾的影响
除普伐他汀外,其余他汀类药物均从肝脏代谢,可引起肝脏转氨酶升高,但肝功能受损的发生率只有0.2%~2%。当转氨酶升高大于正常值上限3倍以上时,应减少剂量或停药。
他汀类药物在肾脏安全性方面存在一定差异。肾功能良好的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是安全的。
瑞舒伐他汀结构中有磺酰胺基团,对肾脏具有类似于磺胺类药物的不良影响(急、慢性中毒),因此对于肾功能不全者,如肾小球滤过率(eGFR)<30 ml/ (min.1.73m2),禁用瑞舒伐他汀。
严重肾功能不全者,禁服氟伐他汀。
总结
他汀类药物临床上广泛使用,面对不同患者如何选择?应结合患者的LDL-C水平、血糖情况、肝肾功能、药物联用、个体用药敏感度和基础疾病等因素综合考量。
1、需快速降低LDL-C的患者
选择高强度他汀,阿托伐他汀(40~80 mg)或瑞舒伐他汀(20 mg),每日剂量可降低LDL-C>50%。
2、用药时间
辛伐他汀、氟伐他汀睡前口服;普伐他汀睡前空腹口服;阿托伐他汀可任意时间服用;瑞舒伐他汀任意时间空腹口服;匹伐他汀晚饭可口服。
3、药物相互作用
与多种心血管药物联合用药时,首选普伐他汀。
其次匹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氟伐他汀的药物相互作用也较少。
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与多种药物存在相互作用,尤其避免与伊曲康唑、酮康唑、红霉素、克拉霉素、HIV蛋白酶抑制剂、奈法唑酮一起服用,避免大量摄入葡萄柚汁。
4、糖尿病患者
首选普伐他汀和匹伐他汀。
5、肾功能异常患者
首选阿托伐他汀,禁用氟伐他汀,肾功能异常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时,应适当减少剂量。
6、肝功能异常患者
首选普伐他汀、辛伐他汀,当转氨酶升高大于正常值上限3倍以上时,应减少剂量或停药。
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受多种因素影响,且临床经常面对多种药物联用的情况,在确定药物治疗方案时更应保持高度警惕,结合患者个体差异综合分析,尽量选择相互作用较小的药物。
6种他汀类药物的区别和使用,收藏好,用药前记得查阅哦!
编辑 | rayms
相关阅读
他汀能护肝!近180万人研究:3类人获益更大,包括肝癌患者风险下降近80%……
心血管高危、他汀不耐受者福音!新型降脂药降低30%主要心血管事件风险 | ADA2023
如何降脂达标?这2大关键策略普遍适用!主要降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药物亦要分清 | 一文读懂
JAMA:降脂达标治疗vs.高强度他汀治疗,何为冠心病优选策略?
血脂管理关键!胆固醇、甘油三酯……常规4项+辅助11项检测指标,一文详解
参考资料(可上下滑动查看)
[1] 邹淑连,邱勤卫. 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时所致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2019,23(32):4695-4696.
[2] 朱 烽 ,刘玮玮 ,明晓星. 他汀类药物强化治疗青年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28):15-1
[3]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 年修订版)[J]. 中国循环杂志,2016,31(10):937-953.
[4] 许丹华, 王飞, 严伟. 常用他汀类药物的比较研究 [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8,35(7):1112-1117.
[5] 曲会君.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近期疗效比较 [J]. 当代医学,2015,21(388):127-128.
[6] 张莉, 任玉汝, 张红.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时肝功能损害的比较 [J]. 中国实用医药,2014,9(5):163-164.
免责声明: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专注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进展。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分享,点赞,在看,传递医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