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类药物“伤肝”不能吃?
他汀类药物不仅能够降低血脂,还具有防止及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被公认是现代医学最重要的研究进展之一。因此,确诊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一般均需要长期服用此类药物。但不少患者认为他汀类药物伤肝,尤其是服用他汀一段时间后,发现转氨酶升高了,更是确信无疑,因此对他汀坚决排斥。那么,到底他汀类药物是不是伤肝?转氨酶为什么会增高?还能继续吃他汀吗?
1 转氨酶升高是把肝脏吃坏了吗?
搜索
其实单纯的转氨酶升高,即单纯AST、ALT升高,而胆红素不升高,在临床上并不意味着肝功能的异常。真正准确反映肝功能的指标是白蛋白的含量、凝血功能以及直接胆红素的含量。服用他汀时,转氨酶升高可能是由于他汀类药物导致肝细胞膜的结构改变而引起转氨酶外渗到细胞外的血液中,也有可能是由于肝细胞内胆固醇降低而引起的一种自然反应。简单来说,就是服用他汀时,单纯转氨酶升高且升高程度小于正常上限值的3倍并不意味着您的肝功能受到了损伤,不必过分恐慌担心。
2 如何应对转氨酶升高呢?
搜索
通常认为所有的他汀都有可能会导致肝转氨酶升高,而且由于中国人慢性乙型肝炎的患病率较高,且中国人对他汀的的耐受性低于西方国家,故除在服用他汀前需要检测肝功能外,在开始服用他汀后4~8周后也应对肝功能进行复查,如无异常,则可以每隔半年到一年复查一次。如果转氨酶升高超过正常上限值的3倍以上,则应暂时停用他汀,并需要每周复查肝功能,直到转氨酶恢复到正常水平。如果转氨酶轻度升高但低于正常上限值的3倍,一般不需要停药,可继续正常服药,部分患者升高的ALT可自行下降;也可以将他汀酌情减量,因为转氨酶升高与他汀的服用剂量成正比,减少他汀的剂量常可使升高的转氨酶回落。此后再次增加剂量或选用另一种他汀后,转氨酶常不一定再次升高。
需要注意的是,活动性肝病患者、不明原因转氨酶持续升高和任何原因肝酶升高超过3倍正常上限患者、失代偿性肝硬化及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应当禁用他汀,而非酒精性脂肪肝或脂肪性肝炎患者可以放心的使用他汀。
怎么样,这下清楚了吧?他汀类降脂药物,主要的作用部位在肝脏,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酶发挥降脂作用,因此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转氨酶的代谢,服用后转氨酶可能会有轻度升高,多数情况下这是吃药的正常反应,不必过度紧张,继续服药不会造成太大影响,有些患者的转氨酶会逐渐恢复正常。只有极少数患者吃药后转氨酶明显升高到正常上限值3倍以上的是需要停药的,这种情况的发生率是很低的,即便发生,及时停药加保肝治疗多可以恢复正常。切不可因为他汀伤肝这种误区,使本该服用他汀类降脂药的心脑血管病患者失去了最大获益的机会,那才是非常遗憾的事情啊!
西苑医院·徐浩大夫
长按识别二维码
敬请关注!
撰稿:李金根 徐浩
美编:高翔
点击左下角的阅读原文,即可阅读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他汀药物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