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类药物的真实疗效与副作用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衡量他汀类药物的好处和副作用。梅奥诊所这个视觉化工具,可以帮助你决定降低胆固醇的他汀类药物是否适合你。
【他汀类药物的真实疗效与副作用】
不管开啥处方,医生都有责任告知病人它的风险和效用。
然而,医生很少告知病人绝对的风险数值,比如需治疗人数(NNT)——换句话说,就是药物实际上帮了多少人。
还有需伤害人数(NNH)——换句话说,就是药物实际上害了多少人。
或者延寿数——即它能让你多活多久。
尽管这些信息都是病人想知道的,医生却很少提供。
如果医生只告知患者相对风险的降低值,如果告诉患者某种药可以降低34%的心脏病发作风险,那么有9/10的病人同意服用此药。
如果用绝对风险降低值来表述同样的信息,那就是减少了1.4%的心脏病发作人数。
那么,同意服用该药的患者就降到了4/10。
如果用需治疗人数传递同一信息,则只有3/10的患者会同意服用。
所以,如果你是一名医生,且真心希望病人吃药,你会使用哪个统计数据呢?
使用相对风险统计数据夸大好处,使用绝对风险统计数据淡化副作用,这被称为统计欺骗。
为了了解如何操纵科研数据来实现这一点,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这是随机服用安慰剂的人,5年内的心脏病发作率。把它与服药者的数据相比较,服药组风险明显降低。
如果你想让他汀类药物听起来效果好,你会使用相对风险降低值,即降低了24%的风险。
如果你想让他汀类药物听起来效果差,你会使用绝对风险降低值,就说减少了3%的心脏病发作。
然后你能同样操纵在副作用方面的数据。
例如,他们发现安慰剂组的290名女性中,有1名在5年内患乳腺癌,这一比例为0.3%.
而他汀组的286名女性中,有12名患乳腺癌。这一比例为4.1%。
因此,在这项研究中,支持他汀类药物的说法是:它可能会降低24%的心脏病发作风险,但只会增加3.8%的乳腺癌风险。
而反对服他汀类药物的说法是:它可能只会减少3%的心脏病发作,却会增加1267%患乳腺癌的风险。
从技术上讲,这两种描述都对。
但你可以看到,如果你有倾向性地陈述风险和好处,就可以很容易地操纵大众。
所以理想情况下,你应该同时使用相对风险降低,和绝对风险降低的统计数据。
在疗效方面,当你把一堆他汀类药物试验放在一起,看起来相对风险降低了25%。
如果你10年心脏病或中风的风险是5%,那么服用他汀类药物将从5%降至3.75%,即绝对的风险减少1.25%,或需治疗人数为80。
这意味着在接下来的10年中,服用该药物后,你有1/80的机会避免心脏病发作或中风。
如你所见,随着你的基线风险越来越高,即使你降低了25%的风险,绝对风险降低也会越来越大。
在20%的基线风险下,如果你服用这种药物,在接下来的十年里,100人不做任何事情,10人可能会心脏病发作。
你有1/20的机会避免心脏病发作或中风。这就是好处。
就风险而言,乳腺癌的这一发现,似乎是偶然情况。
综合所有的研究,他汀类药物的使用和癌症风险之间没有关联。
至于肌肉问题,估计从千分之一到近五十分之一不等。
如果所有的数字混在一起看,梅奥诊所开发了一个很棒的可视化工具。
对于那些考虑使用他汀类药物的平均风险人群,在接下来的10年里,如果这100人在这10年里每天都服用他汀类药物,8人仍然会心脏病发作,但2人不会。
所以,在接下来的10年里,服用这种药物帮助你避免心脏病发作的几率是1/50。
缺点是什么?
每天服用一片药的成本和麻烦,可能导致一些胃肠道副作用,大约5%的肌肉疼痛和僵硬,约2%的可逆性肝脏炎症,2万名患者中可能有1人出现更严重的身体损伤。
注意,这两张笑脸代表避免了心脏病发作,而不是挽救了生命。
如果你没有已知的心脏病,服用几年的他汀类药物可以挽救你的生命的几率大约是250分之一。
如果你想要一个更个性化的方法,梅奥诊所有一个交互式工具,还可以让你计算10年的风险。
你可以通过以下链接直达:bit.ly/statindecision。
延伸阅读:
原创文章,欢迎转载
白名单事宜请联系后台
参考文献:
Diprose W, Verster F. The Preventive-Pill Paradox: How Shared Decision Making Could Increase Cardiovascular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Circulation. 2016;134(21):1599-600.
Hux JE, Naylor CD. Communicating the benefits of chronic preventive therapy: does the format of efficacy data determine patients acceptance of treatment? Med Decis Making. 1995;15(2):152-7.
Diamond DM, Ravnskov U. How statistical deception created the appearance that statins are safe and effective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Expert Rev Clin Pharmacol. 2015;8(2):201-10.
Sacks FM, Pfeffer MA, Moye LA, et al. The effect of pravastatin on coronary events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patients with average cholesterol levels. Cholesterol and Recurrent Events Trial investigators. N Engl J Med. 1996;335(14):1001-9.
Diamond DM, Ravnskov U. Additional commentary on deception in statin research. Expert Rev Clin Pharmacol. 2017;10(12):1411-2.
Barrett B, Ricco J, Wallace M, Kiefer D, Rakel D. Communicating statin evidence to support shared decision-making. BMC Fam Pract. 2016;17:41.
Kim MK, Myung SK, Tran BT, Park B. Statins and risk of cancer: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s. Indian J Cancer. 2017;54(2):470-7.
Should I take statins? A decision making tool. Mayo Foundation for Education and Research. 2010.
Chou R, Dana T, Blazina I, Daeges M, Jeanne TL. Statins for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Adults: Evidence Report and Systematic Review for the 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JAMA. 2016;316(19):2008-24.
文:格雷格医生 / 能救命的营养学
翻译:Min Tan
编辑:Hailey Chang
格雷格医生
◾全科医生,专攻临床营养学
◾毕业于塔夫茨大学医学院及康奈尔大学农业学院
◾公益组织NutritionFacts.org能救命的营养学创办人
◾纽约时报畅销书作者
◾营养、食品安全、公共卫生等主题国际知名讲者
公众号ID
nutrition_facts_org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格雷格医生 (Michael Greger M.D.)
微博:@NutritionFacts能救命的营养学
B站:格雷格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