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药物能否长期服用?
前几天,有一位处于脑梗死恢复期的患者针对这个话题打电话来咨询,询问自己要不要终身服用他汀类药物?对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表达了她的担忧与困惑。的确,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患者听到 别人说、或者自己看到药品说明书上很大篇幅列举了他汀类药物的多种不良反应,特别担心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对于终身服用这类药物而心有所顾忌。
他汀类药物,它不仅仅是降脂药,也是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它不仅可以有效降低血脂,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和胆固醇水平,还具有稳定血管内皮功能、对抗血管的炎症反应、抗动脉粥硬化、稳定斑块、逆转斑块、减少血栓形成、增加脑血流量等等的多重作用,是心脑血管的重要保护药物之一。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服用他汀类药物是安全的。
临床上常见的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胃肠道反应: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便秘等。
2.肝功能异常:导致转氨酶升高,肝功能异常。
3.横纹肌溶解:他汀类药物可能引起横纹肌溶解。患者会感到肌肉酸痛乏力。
4.血糖异常:血糖升高或出现低血糖反应。
在国外研究中,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很低,而且多发生在大剂量强化他汀治疗的患者中,常规治疗剂量的他汀类药物的发生率更低,而且他汀的不良反应多数发生在刚用药的前几周内。
因此,对于刚刚开始服用他汀类的患者,可以在服药后2-4周的时间进行抽血化验:
一是评估降脂疗效,看看是否需要调整降脂药物剂量或者种类;
二是进行药物的安全性监测,了解肝功能、空腹血糖和肌肉酶学的相关指标是否有异常?
如果这次检测指标没有异常,而且连续监测三个月左右都没有副作用出现,那就意味着患者对他汀的耐受性良好,以后可以每半年抽血化验一次,继续服药再发生副作用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
对于已经发生过脑梗死或心肌梗死的患者来说,如何服用他汀类药物呢?请看以下的临床场景:
某先生,两年前曾发生过一次心梗,昨天再发心梗急诊入院,冠脉造影提示心脏主要血管堵了95%,再次植入了冠脉支架。某先生这次再发心梗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他自行把他汀药物停了。他给出的理由是,我看了血脂化验单的,我的血脂都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我的感觉也很好,所以就把降脂药停了。
其实,血脂水平尤其是胆固醇水平和脑梗死或心肌梗死的关系非常密切。因此,对于这类患者来说,胆固醇的管理目标值更为严格,是不能单纯看正常参考值范围,要控制在低于正常参考值的水平。
所以说,他汀类药物对脑卒中患者的预后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他汀类药物不仅是保护心脑血管系统的基石,也是保障脑卒中患者避免复发、更好预后的良药。对于已经发生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冠心病(心肌梗死、心绞痛)、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需要长期服用他汀,若无禁忌症或不能耐受,是不能停药的。
温馨提醒:他汀类药物是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冠心病(心肌梗死、心绞痛)、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最重要的基石药物之一,它的临床地位是任何其他降脂药不能替代的,所谓的吃中药、保健品、喝养生茶降脂都是不能取代他汀的治疗地位的。
哪一类患者可以考虑停他汀药物呢?
对于高脂血症的治疗,有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所有血脂异常的人群,都要重视并采用非药物治疗方法,包括控制饮食、运动锻炼、保持理想体重、戒烟酒等。
对于只是单纯性高血脂,没有上述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服用他汀治疗后,血脂在正常参考值范围以内了,可以根据血脂水平,尝试把他汀药物减量或者停药观察。同时要继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并且每1-3个月定期复查血脂,如果血脂保持稳定,以后每半年到一年复查一次即可,不需要服用降脂药。如果停药后血脂再次升高,超过正常参考值范围,那就需要再次服药或者长期服药了。
以上部分内容、图片参考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