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介绍之二:肌肉受损
他汀类药物的疗效无需质疑,在心血管领域应用广泛,但它可能出现的副作用也必须正视,他汀类药物除了对肝功能可能有影响外,另一个罕见的副作用是可能对肌肉(横纹肌,主要是骨骼肌)有损伤,严重的可以导致横纹肌溶解,下面为大家科普他汀类药物导致横纹肌溶解的现象。
他汀类药物的发展历经多年,最早期出现了洛伐他汀,继而上市辛伐他汀、普伐他汀,后面还陆续上市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这些他汀类药物正在临床上广泛使用,惠泽动脉硬化心血管疾病及动脉硬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比较多的人。
谈到他汀类药物肌肉损伤的副作用,需要谈一下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中期上市了一个他汀类药物----西立伐他汀,它在上市后的短时间内就发现它有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肌肉损伤(横纹肌溶解)的副作用,特别是他在跟另一种降脂药物----贝特类药物合用的时候,有发生横纹肌溶解的现象,发生横纹肌溶解的几率与西立伐他汀的剂量相关,剂量越大越可能发生横纹肌溶解的副作用,并且大多发生在西立伐他汀与贝特类药物合用的初期,副作用可以很严重,正由于此原因,美国和世界各国的药品监督管理局都很快禁止西立伐他汀继续在临床使用,这个药物在全世界范围内被下架,停止使用。虽然现在不再使用西立伐他汀,但它给我们一个警示,他汀类药物的使用要注意安全,特别是在跟贝特类药物合用的时候,要注意监测副作用,还要注意他汀类药物的使用剂量。
目前我国他汀类药物的使用虽然广泛,但是他汀类药物使用的剂量跟国外的比起来是明显的偏小,主要原因是国人对他汀类药反应比较好,比较小的剂量就能达到靶目标,很少需要大剂量。当需要跟贝特类药物合用时医生也很谨慎,因为有前车之鉴,在合用的时候会很注意监测副作用。目前为止,经过临床实践,他汀类药物如需要与贝特类药物合用时,我的临床经验是:他汀类药物可以选阿托伐他汀,剂量不超过20毫克/天,贝特类药物可以选非诺贝特,剂量不超过0.2/天,并且定时监测副作用,这样做是安全的,我目前为止没有发现过有问题。他汀类药物发生肌肉损伤的副作用,也与他汀类药物的种类相关,这个医生选择药物的时候会考虑到。
如何检测是否出现肌肉损伤?正因为他汀类药物可能出现副作用,所以在服用他汀类药物的人,一定要按照医生的随诊检查医嘱随诊,不要自己擅自在外面买药服药,在复诊的时候,医生会检查是否有肌肉损伤的指标:磷酸肌酸激酶(CK),以及由骨骼肌溶解释放的磷酸肌酸激酶的同工酶(CK-MM),当骨骼肌受到损伤,会释放出磷酸肌酸激酶,所以当磷酸肌酸激酶增高的时候就要警惕,超过正常值十倍的磷酸肌酸激酶,需要立即停药,但是我们在临床实践中,超过一倍就要警惕,我还没有碰过超过5倍的,事实上在我的临床实践中,发现引起肌肉损伤的现象极少,几年都难得碰到一个,我还没有见过使用他汀类药物磷酸肌酸激酶超过10倍的,所以大家不必恐慌,偶然有肌肉酸痛来复诊检查的,经检测大都排除是药物引起。有些患者在服用他汀类药物前磷酸肌酸激酶已经有轻度增高,或者在使用过程中高出一点(远低于一倍),不必惊慌也不必停药,定时检查就行,只要医生和患者都重视,这个可能的副作用完全可以控制。
他汀类药物的诞生是心血管病患者的福音,如果医生建议使用他汀类药物,一定要配合复查,特别是刚使用的早期,要监测是否有引起肌肉损伤的副作用和对肝功能是否有影响,保证他汀类药物的安全使用。
医师简介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陈江斌 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
微信公众号: wdrmxxg
如果你想获取心血管资讯,可扫描
或识别二维码,免费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