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类药物:无可撼动的降脂基石?唐熠达教授解读用药心得
近 30 年来,中国人群的血脂水平逐步升高,由此带来的血脂异常患病率明显增加。血脂异常虽然是一类较常见的疾病,但却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忽视极有可能发展成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
中等强度他汀,是中国血脂异常人群的常用药物,但对于他汀不耐受等部分特殊患者并不能按常规予以用药。对此,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的唐熠达教授,近日在丁香播咖上分享了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及血脂管理。
▼
涨姿势的同时,捞一把奖品,文末答题不要错过~
1
他汀类药物在血脂治疗中的地位
在 PCSK9 抑制剂出现以前,他汀在降低胆固醇方面被认为是最强效的药物。
根据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胆固醇学说,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包括心血管、脑血管、外周动脉等)的发病机理与胆固醇增高有关。而他汀是降低胆固醇中最重要的药物,因此奠定了他汀在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中的地位。
而且,除了能降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外,他汀对于降低甘油三酯也有一定的作用。
2
他汀该到底该怎么用?
从 90 年代开始,不断就有很多的临床试验证明,他汀在疾病治疗和疾病预防中都有着非常大的作用,是血脂治疗的基石。
对于患病前的一级预防而言,如果存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或是有过斑块(如劲动脉斑块、冠状动脉斑块)就可以应用他汀进行治疗。
如果患者得过卒中、心肌梗塞、冠心病或外周血管疾病等,虽然属于二级预防的范畴,但他汀仍然和抗血小板药物一样,是两大基石用药。
3
服用他汀会有不良反应吗?
整体而言,他汀还是相对安全的药物。
虽然他汀类药物确实存在引起一定不良反应的可能,但这类不良反应属于类效应,会引起转氨酶的变化,发生率一般在 1%~2% 之间。而少数人出现转氨酶增高达到3倍以上的的情况,才有相应的临床意义。
4
遗传因素会影响他汀的药物疗效吗?
随着基因检测越来越「热」,诞生了许多关于基因或遗传背景对药物疗效影响的研究,也发现了一些证据证明了他汀与遗传因素之间的关系。
其中,有一部分人群被称为「对他汀反应不良者」,因为在这类人群服用中等或者高等强度的他汀(阿托伐他汀 40 mg 或是 80 mg,瑞舒伐他汀 20 mg 或是 40 mg)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的幅度还是会小于 15-20。
在他汀药物的几个相关基因学检测中,也发现了 SLCO1B1 和 APOE 基因会影响到药物的疗效。这种效应它既是类效应又是特别效应,比如 SLCO1B1 基因对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的影响会强一些,但相比之下对瑞舒伐他汀的影响又会小一些。
但对于他汀与遗传因素之间关系的研究,还有很多地方是未知之地,希望在未来通过药物基因组学的检查,可以给予患者更多的精准治疗方案。
同时,在今年 8 月底至 9 月初举行的欧洲心脏病学年会上,公布了五个指南。其中,血脂管理指南尤为引人注意,提到了几个界值的更新。
通过这几个界值,可以用更低水平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来预防卒中、心肌梗塞、冠心病或外周血管疾病等疾病的再次出现,对二次预防而言是一个非常大的更新和革新。
★ 福利时间★
看过文章和视频,对于他汀药物的临床应用,你了解多少了呢?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来检测一下吧~
只要参与答题,并成功提交即送5 个丁当。如果运气爆棚的话,还有可能获得新秀丽双肩包、凌美钢笔、小米充电宝实物礼品,立即参与吧~
文章来源:友芝友
:周育红
题图及配图来源:站酷海洛
▼ 点击「阅读原文」,快来参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