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他汀药物的朋友,这种要水果少吃!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今日话题
糖尿病患者应该避免吃哪些水果
NEWS
我国心血管疾病,如高血脂和冠心病等,其发病率正呈逐年递增趋势。为了有效应对这一挑战,他汀类降脂药作为核心治疗策略仍占据重要地位。
当前,常用的他汀类药物涵盖六大类别,分别是辛伐他汀、氟伐他汀、普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以及匹伐他汀。这些药物在控制血脂水平和预防心血管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017版《中国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防治专家共识》指出:基于疗效、耐受性及治疗费用的考虑,中等强度他汀类药物治疗适合我国多数T2DM合并血脂异常的患者,如辛伐他汀20~40mg、匹伐他汀2~4mg、阿托伐他汀10~20mg等。
表1 六种他汀降脂强度
他汀类药物作为一种常用的药物,其疗效已被广泛认可。然而,如同其他药物一样,它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由于人体体质的差异性,不同个体对于他汀类药物的反应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际应用中,确实会有部分患者出现药物的不良反应。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应当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药物,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Q
以下几种反应,哪些有可能是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1
肌肉相关症状
包括肌无力、肌痛、肌炎和横纹肌溶解症。有研究表明,大约5%-20%的患者在服用他汀类药物后会出现肌肉不适的症状。
2
肝脏功能异常
通常表现为转氨酶水平的升高,因此,在服用他汀类药物时,医生通常会建议定期检查肝功能。
3
胃肠道不适
一些患者在服用他汀类药物后可能会出现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4
神经系统症状
少数患者在服用他汀类药物后可能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头晕、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
5
血糖升高
一些研究表明,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可能导致血糖升高,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因此,对于已经患有糖尿病或存在糖尿病风险的患者,在使用他汀类药物时需要特别谨慎。
Q
哪些人群在服用他汀类药物时,更容易出现药物副作用?
01
高龄老人,其身体机能相对较弱,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可能更容易出现药物副作用。
02
体型瘦弱的人群,其身体对药物的吸收和分布可能更为敏感,因此也更容易出现药物副作用。
03
同时服用多种药物的人群,特别是已经存在肝肾功能损伤的人群,由于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对肝肾功能的进一步影响,可能更容易出现药物副作用。
04
出现严重感染的人群,由于感染本身可能导致身体机能紊乱,药物代谢和排泄受到影响,因此可能更容易出现药物副作用。
05
长期大量饮酒的人,其肝脏功能可能已经受到损害,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可能更容易出现药物副作用。
06
服用他汀类药物剂量过大的人,由于药物浓度过高,可能增加药物副作用的风险。
请注意,以上人群并非一定会出现药物副作用,而是相对更容易出现。因此,在服用他汀类药物时,应根据个人情况谨慎评估药物风险,并遵循医生建议进行用药。
知识点补充
关于他汀类药物的服药时间
他汀类药物的服药时间主要与两个因素相关:药物的半衰期和食物的影响。针对不同种类的他汀类药物,其推荐服用时间如下:
普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
为避免食物对药物吸收产生负面影响,建议不与食物同服。普伐他汀的半衰期相对较短,因此推荐睡前口服。而瑞舒伐他汀则可在任意时间服用。
匹伐他汀
其吸收率不受食物影响,但考虑到其通过肠道吸收并具有显著的肝肠循环特点,晚餐后服用可使药峰浓度覆盖整个夜晚,故推荐晚餐后服用。
辛伐他汀、氟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
尽管这三种药物受食物影响较小,但鉴于辛伐他汀和氟伐他汀的半衰期较短,建议睡前口服。阿托伐他汀则可在任意时间服用。
除已知因素外,存在另一情形亦可能加剧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即在摄取他汀类药物的同时,大量食用一种特定水果——柚子。
他汀类药物的代谢依赖于肝脏产生的CYP3A4酶。然而,柚子中所含的呋喃香豆素成分具有抑制此酶活性的能力,进而阻碍他汀类药物的降解过程。因此,药物在体内的停留时间延长,血药浓度相应上升,从而增大了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
受影响的个体可能呈现出多样化的症状,包括头晕、恶心、胸闷、心跳加速乃至肝脏损伤等。因此,为安全起见,服用他汀类药物后应避免立即大量食用柚子。
部分图片采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专家介绍
徐谷根
主任医师
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及糖胖病中心主任
广东省医院协会糖尿病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保健协会糖胖病逆转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学会甲状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伤口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老年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常务委员
从事糖尿病和肥胖的临床及科研工作数十年,创立了"XG溯源系统根糖法",主编《真的可以告别肥胖与糖尿病》、《告别糖尿病的金钥匙》、《科学看病的金钥匙》等书。
专家门诊:周一、三、四、六上午(门诊三楼317诊室)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