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吃他汀,多久去医院复查?记好“3大”复查要点!
接到一个药学咨询,问:我开始服用他汀类药物控制血脂,医生叮嘱我要定期复查。我需要多久去医院复查一次,都需要查哪些项目?
01
—
坚持吃他汀类有什么好处?
很多人对他汀类药物不是十分了解,只知道他们是一类降血脂的药物,但实际上,他汀类药物的作用并不是只降低血脂那么简单。
他汀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是减少胆固醇的合成,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还能降低甘油三酯水平。
LDL-C是人体中的坏胆固醇,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料,降低之后,就可以延缓或是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HDL-C是人体中的好胆固醇,HDL-C升高后,可以把外周血管中的胆固醇送回肝脏分解。
降低甘油三酯,可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加重。
简单地说,他汀类药物能降低血液中的坏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增加好胆固醇水平,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他汀类药物另一个主要作用,就是可以发挥抗炎作用。
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的人,血管内膜在斑块的影响下,处于炎性反应状态,体内C-反应蛋白(一种炎症蛋白)水平升高。
而他汀类药物可以显著降低炎症反应,对血管有保护作用。
02
—
服用他汀后多久复查?
虽然他汀类药物是降胆固醇治疗的基础。但其剂量增倍,LDL⁃C 降低效果只增加 6%(即6%效应)。在治疗中需要观察是否达到降脂目标值。
而且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有潜在的副作用,如肝功能损害、肌病及新发糖尿病等 。
根据《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首次服用降脂药物者,应在用药4~6周内复查。
如血脂参数能达到目标值,且无药物不良反应,逐步改为每 3~6个月复查 1次。
如治疗1~3 个月后,血脂仍未达到目标值,需及时调整降脂药物剂量或种类或联合应用不同作用机制的降脂药物。
当调整降脂药物种类或剂量时,都应在治疗 4~6 周内复查。
03
—
复查哪些指标及注意事项?
复查的项目包括3大类:血脂、肝酶和肌酸激酶(creatinekinase,CK)
【血脂】关键指标是LDL-C水平:
低危人群:要求LDL-C低于 3.4mmol/L;
中、高危人群:要求LDL-C低于2.6mmol/L;
极高危人群要求:要求LDL-C低于1.8mmol/L以下且较基线降低幅度大于50%;
极高危者:要求LDL-C可以低于1.4mmol/L以下且较基线降低幅度大于50%。
图片来源: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
【肝功能】主要看转氨酶(AST、ALT)的水平。
如果只是轻度升高,没有超过正常值上限的3倍,可在原剂量或减量的基础上观察,也可换另一种代谢途径的他汀类药物。
如果超过正常值上限的3倍并合并总胆红素升高时,需要减量或停药。
【肌酸激酶】用他汀类药物期间可能出现肌肉不适和/或无力伴或不伴 肌酸激酶(CK)升高。
当CK没有超过正常值上限的4倍且没有症状,可考虑继续他汀类药物治疗并密切监测;如伴有症状,则停用他汀类药物。
当CK超过正常值上限的4倍,建议停用他汀,并密切监测症状及CK水平;
如CK超过正常值上限的10倍,则需警惕横纹肌溶解可能,需检测有无血红蛋白尿及肾功能损伤,并立即停用他汀类药物并给予水化治疗,连续监测CK至正常水平。
04
—
总结
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的人,在保持规律服药的同时还要注意定期复查,复查的项目主要有3类:血脂、肝酶和肌酸激酶,以确保用药有效性以及预防不良反应。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