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究竟是怎么看待前列腺增生?肾气衰虚为本,痰瘀互结为标
在今日头条科普关于前列腺增生这一问题的这快一年时间里,和大家分享了很多关于什么是前列腺增生?目前对于前列腺增生国内外是如何治疗的?药物治疗有哪些?手术治疗有哪些?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很多读者和很多在临床中遇到的患者都有一个很纠结的问题,就是说了很多西医方面的检查也好,治疗也好,都是用于改善前列腺增生临床症状的,甚至很多是治标不治本的!那为什么不从中医的角度,从治本的角度去看待前列腺增生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医究竟是怎么看待前列腺增生的。

由于我本身并不是中医专业,在这里妄谈中医肯定不是很专业,所以我在中国知网中搜索了前列腺增生相关的中医文献,主要选择了近几年发表的关于中医对前列腺增生认识、辩证和专家共识,今天作为中医系列的第一期,就中医对于前列腺增生的认识和辩证关系和大家分享一下。

中医眼中的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增生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排尿频数、踌躇费力、尿线变细,夜尿次数增多以及尿后滴沥、尿不尽等下尿路症状。其实中医古籍中并没有该病的明确记载,但是根据临床表现,大部分的中医将前列腺增生归属于癃闭的范畴,目前多数治疗都是按癃闭病的证治规律进行辩证论治。

癃闭首见于《内经》,其中有癃、闭、气癃、胞痹、不得小便、小便闭等表述。在2017年发布的《良性前列腺增生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试行)》中将前列腺与精囊腺概属精室。精室病变导致的癃闭,称之为精窿。其中,小便不畅、点滴而少、病势较缓患者称为癃;小便闭塞、点滴不通、病势较急的患者称为闭。

中医认为前列腺增生的病因机制?
肾气虚衰,是前列腺增生发生的根本,淤血、湿热、痰浊等是前列腺增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病理产物,它们彼此影响,互为因果,为本虚标实之证。虚以肾虚、气虚为主,实以湿热、淤血、痰浊多见。病机变化与病程、年龄等呈相关性:早期正虚邪微,多以肾气虚为主;中期以正虚邪实为主,多肾虚兼湿热或血瘀为主;后期以正虚邪盛,湿热或淤血阻滞更为明显。

所以在中医里对前列腺增生,肾之不足是癃闭发生的先决条件,是发病根源所在,老年男性素来阳气虚弱,抑或病情日久,伤及阳气,肾阳不足则膀胱气化无权,故而出现排尿困难,点滴不尽甚至尿闭。所以肾虚是前列腺增生的发生之根本!

而痰瘀互结于内是前列腺增生的标,是前列腺增生发病的重要因素。前列腺增大是瘀血内结阻滞的表现,淤血产生的根源在于年老气虚,淤血阻滞蕴结于下,引起水道不通而膀胱失于缺渎。
中医前列腺增生的辩证思路?
基于前列腺增生症肾虚、血瘀、痰浊的病机,采取温肾、活血及化痰的治疗方法。益气补肾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基本原则,祛瘀化痰通窍治其标。临床症状中若患者排尿无力,尿频尿不尽,主以虚证,治疗原则上以补益肾气为主。若患者病程甚久而入络造成瘀血状态的形成,则采用活血化痰、软坚散结的方法。

此外,除了根据发病因对症治疗之外,还要关注膀胱的气化功能。癃闭的主要病位责之于膀胱,气化功能正常则膀胱开阖有度,排尿有力。在临床症状中三焦气化功能是人体气化之根本,体现在辩证上则是要从局部辩证与整体辩证的角度考虑,体现在具体治疗上则是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必要时增加膀胱气化的药物往往事半功倍。

总结一下,前列腺增生虽然在中医典籍中没有明确的诊断名称,但是根据临床症状可归类于癃闭。对于症状轻或病症持久的患者称为癃,而因为小便不能自解需要到急诊插尿管的急症患者称为闭。其发病根本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本是由于肾虚,而标是痰瘀互结。对于中医治疗中的辩证思路更多讲究的是标本兼治。如果大家对于中医治疗前列腺增生感兴趣,可以在下方留言,后期和大家分享一些中医的治疗方法。
我是泌尿外科韶云鹏,一个专注泌尿外科科普的医生,如果文章对您或身边人有用,感谢点赞关注转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