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论坛:前列腺增生治验(二)
张显臣论治前列腺增生症作者/张显臣前列腺增生症是男性老年人常见病,属于中医癃闭症的范畴。主要症状为尿频、滴沥不尽,或少腹胀急出现尿潴留,或滴沥失禁。古代医家对癃闭有着很多的论述。《素问·宣明五气》: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尿。清·吴谦《医宗金鉴·小便闭塞遗尿不禁总括》谓:闭者,即小便闭无点滴下出,故少腹胀满痛也。癃者,即淋沥点滴而出,一日数十次,或勤出无度,故茎中涩痛也。对发病原因亦有论述。明·虞抟《医学正传·淋闭》谓:为病之由,皆膏粱之味,湿热之物,或烧酒炙肉之类,郁遏成痰,以致脾土受害乏力,不能运化精微,清浊相混,故使肺金无助,而水道不清,渐成淋闭之候。对治疗方法亦有很高的见解。明·李中梓《医宗必读·小便闭塞》:丹溪尝曰,若以吐法通小便,譬如滴水之器,上窍闭则下窍无以自通,必上窍开下窍之水出焉。张山雷《脏腑药式补正·膀胱部》认为:小溲癃闭,亦有因于膀胱阳气无权一证,以桂枝通太阳之阳,则其溲立下。又云:凡膀胱不利,而为瘟闭之证,但知清热通利,未必皆效。惟开展肺气,以通气化之上源,则上窍通而下窍自泄。关于前列腺增生症的发病原因,西医认为是由于内分泌失调引起腺体肥大,压迫后尿道,致使排尿困难或小便潴留。中医认为主要是三焦气化功能失调所致。如肺失宣降,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脾失健运,升清降浊失宜,致使湿热下注膀胱命门火衰,肾阳虚弱,下焦气化失职,致使膀胱开阖不利。本病之所以多发生于50岁以上的男性,且年龄大、发病率高,笔者认为是泌尿系功能的退行性变所致,即中医所说的肾脏的阴阳失衡,肾气衰退的结果。兹将笔者临床时常用之方,作一介绍。1.通关丸黄柏、知母各30克,肉桂5克。研粉水泛为丸。或共研细,服散亦可。毎次6~10克,日服2次。通关丸又名滋肾通关丸,功能清下焦之湿热,助膀胱之气化,使水道通利,排出爽利。凡年老肥胖,小便滴沥不禁,尿热涩痛,少腹胀满拘急者,均可用之,投药即效,治愈速。若年老体弱可加生黄芪、杜仲,并稍加大肉桂之量。2.自拟益气运脬汤生黄芪30克,王不留行15克,生白术5克,土牛膝15克,土茯苓30克,小茴香10克,田三七10克,石菖蒲12克,滑石20克,生甘草10克。水煎,分早、中、晚饭前1小时服下、功能益气运脬,祛湿利尿,治前列腺增生症,排尿无力,滴滴不爽,尿频尿痛。3.自拟提壶揭盖汤升麻6克,桔梗6克,生黄芪30克,知母15克,车前子12克,泽泻2克,猪苓15克,太子参20克,炮山甲10克(研粉冲服)。水煎,分早、中、晚饭前1小时服下。功能升清降浊,益气利尿。主治前列腺增生症,少腹胀满,小便闭结,点滴难下。4.肾气丸即六味地黄丸加肉桂、附子,改丸剂为汤剂。该方治前列腺增生症由于肾阳虚弱,过劳伤肾,致使阴气件逆,阻遏膀胱之气化,少腹拘急,小便不利,甚或滴沥不禁者,效果甚佳。1991年冬,有蔡某,年已74岁,患癃闭之症,住在医院,天天用导尿管排尿,其女求笔者为之开方,遂开给肾气汤原方。服1剂后,小便即畅流无阻,共服2剂而病愈出院。蔡某视此方如同珍宝,妥善存放。什么时间感到小便不利就服上一两剂。1992年8月,与蔡某相遇,叙及一年多来小便一直正常,将此方又传给三四个老友,服后都完全治愈了。今附记于此,供同道参考。再者,凡患小便不利且大便干结者,在用药时一定要加入通便之药,使大便排出顺利,否则会影响疗效。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摘自《名老中医张显臣60年难病奇治经验辑》,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张显臣编著。
张志远:八味丸医前列腺肥大作者/张志远前列腺炎,易发生尿路病变,通行障碍,老年人转为增生肥大,表现为尿等待、排出困难、尿后淋漓,二者不同。凡增生、肥大,切勿侧重活血化瘀、单纯消炎,应考虑益肾阴阳双补,师法《金匮要略》虚劳腰痛,小腹拘急,小便不利,投八味丸(又名肾气丸、崔氏八味丸,即六味地黄丸加桂枝、附子)。原方开干地黄,与后世改熟地黄有别。其比重为:干地黄800克、山茱萸400克、山药400克、茯苓300克、泽泻300克、桂枝100克、炮附子100克、牡丹皮300克,炼蜜和丸,长期口服,无不良反应。山东地区常以此为基础,形成传统医疗方。1971年遇一花甲干部,腹胀、小便难下,尿后又有滴出,且不断失禁,湿透裤子,已延续两年。嘱其专吃八味丸试之,三个月期限,结果功力很佳,竟然水到渠成,基本治愈。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摘自《张志远临证七十年精华录·上》,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作者/张志远。
补气通脬饮加味治疗老年性癃闭
作者/嵇明亚
老年性癃闭是一种以小便涓滴不利或点滴全无为主症的常见病证。笔者近几年运用补气通脬饮加味治疗9例本病患者,均获良效。现介绍如下:
一、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均系男性患者,年龄最小51岁,最大72岁;发病时间最短5天,最长26天。本组病例均经西医诊断属前列腺增生引起的机械性尿潴留,并经西药治疗无效,只靠保留导尿维持者,且平时体质较差,多伴有呼吸、消化及心血管系统的慢性疾病。
二、证候特点
共症:9例患者除主症外,均可见精神疲乏或衰惫,面色萎黄不泽,气短自汗,声音低怯,食欲不振,少腹坠胀,舌淡苔薄,脉细弱等证候。
兼症:9例患者中兼有咳嗽、气喘者3例;兼尿道涩痛者5例;兼受强烈精神刺激,情志忿郁者1例。
三、治疗方法
以补气通脬饮加味。
主方:炙黄芪30克;党参、麦冬、生地、车前子(包)、茯苓各15克;升麻、血余炭、王不留行各10克;通草6克。水煎,日一剂早晚分服。兼咳喘者加桔梗、杏仁、炙桑皮各10克;兼尿道涩痛者加萹蓄、石苇各12克;兼情志抑郁者加沉香5克、橘皮10克。一般情况较差者,仍配合西药能量支持。
四、治疗结果
服药1~3剂后尿潴留解除者7例;服药5剂后解除者2例。
五、典型案例
张某,男,62岁。1985年5月初诊。尿闭26天,经西医诊断为机械性(前列腺肥大)尿潴留,住高沟医院迭用多种抗生素治疗20余天无效。笔者应友之邀前往诊视,症见形体消瘦,面色萎黄,少气懒言,欲咳无力,声低气怯,少腹胀满,压之溺窍有少量小便溢出,并诉有涩痛感,大便数日未解,舌质淡有紫色,舌苔薄白根部微黄腻,脉细弱而数。证属肺脾气虚,兼湿热浊瘀阻滞下焦。遂拟补益肺脾,辅清利活血为治法,取补气通脬饮加味。处方:炙黄芪45克,焦白术、陈皮各10克,升麻6克,党参、瞿麦、猪茯苓各15克,通草6克,麦冬、血余炭(研分冲)、王不留行各12克,车前子(包)25克。日一贴,煎服。两剂后小溲自出,少腹胀满减轻。复三剂,小便自主,尿潴留解除,思食,一般情况渐改善。继以原方增损巩固治疗十余天,能自理生活。随访至今未再发作。
六、讨论:
本组老年性癃闭均继发于前列腺增生症。祖国医学认为膀胱不利为癃。肾主水,司开合,故膀胱气化不利主要责之于肾,与脾肺气虚亦息息相关。
本组病例,均由肺脾气虚复因外邪乘袭,肺气壅塞,上窍不利,下窍闭阻;或因肝经忿郁,气失条达,气化被阻;或因下焦湿热蕴阻,影响膀胱气化等,而诱发或加重本病。本病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以本虚为主。从治病求本原则出发,本证当以逸待劳,补虚为要,不宜拘于通利一端,否则易犯虚虚之戒。因此,对本组病例笔者采用调补肺脾之气为治疗大法。
补气通脬饮源出清·沈尧封所撰《女科辑要》。原方由黄芪、麦冬、通草三味药组成,专为妇科产后脾肺气虚所致的小便不通一证而设。笔者将此方加味移用于老年癃闭证,虽科别不同,但症状、病机则一,符合证同治亦同、有是症用是药的原则。方中重用黄芪伍以党参以大补肺脾之气;麦冬配生地以滋养化源;升麻助黄芪升阳益气,欲降先升;就以茯苓、通草、车前子利水通淋而治标。如此肺脾气复,通降升运有权,水道自然通利。由于前列腺肥大为有形之体,肛门指诊可触及,中医认为属浊瘀凝结而成,故方中配用血余炭、留行子以化瘀散结,考《本经》亦有血余主五癃,关格不通,利小便水道之说。另加用桔梗、桑皮、杏仁宣利肺气开上以通下;萹蓄、石韦以清利下焦湿热;沉香、橘皮以舒达肝气等治疗兼症。诸药合用,标本同治,补虚为先,升中求降,气血共谋,切中病机,故疗效较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摘自《中医临床与保健》,1991年第4期,作者/嵇明亚。
前列腺增生方(国医大师周信有)
【药物组成】丹参20g,赤芍20g,泽兰15g,泽泻15g,桃仁9g,红花9g,王不留行20g,青皮15g,香附9g,川楝子9g,白芷9g,三棱9g,莪术9g,败酱草20g,蒲公英20g,石韦20g,车前子(包煎)15g。
【使用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活血化瘀,理气疏肝,消癥利水。适用于前列腺增生气滞血瘀型,尿频、排尿困难的症状突出,而肾虚症状不甚明显者。
前列腺增生方(国医大师周信有)
【药物组成】萹蓄9g,瞿麦9g,木通9g,车前子(包煎)9g,滑石(先煎)15g,竹叶9g,石韦20g,王不留行20g,赤芍20g,丹参20g,败酱草20g,蒲公英20g,苦参20g,黄柏9g,通草4g。
【使用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清热利湿通淋,活血祛瘀。适用于前列腺增生湿热下注型,病程不长,以膀胱及后尿道刺激症状为主者。
【加减运用】若镜检脓细胞多者,可酌加紫花地丁、金银花、连翘、鱼腥草、生薏苡仁等;红细胞多者,酌加大蓟、小蓟、生地榆、槐花、牡丹皮等。
附方二则
老人癃闭症
【愈癃启闭汤】
【组成】黄芪9~30克,肉桂(后下)3~9克,熟军(后下)5~9克,桃仁9克,川牛膝9~15克,炮山甲9~15克,王不留行15克,虎杖15克,夏枯草30克,沉香(后下)3克,橘核9克。
【功能】温阳化气,散结利窍。
【主治】老人癃闭症因前列腺肥大而致者。
【用法】每日一剂,煎两次,空服温服。
【方解】
老人癃闭由前列腺肥大而致者总由肾衰而来。一因肾衰必然下焦虚寒,致令气凝血瘀并与败精、湿痰互结而不化,积久成块,可以阻寒水道;二因肾衰必然气化不及州都,致使膀胱藏津液而不能出。轻则涓滴不利而为癃,重则点滴全无而为闭。可知此症性质属于本虚标实。
本方用黄芪、肉桂温阳化气以扶其本;大黄、桃仁、川牛膝开下焦瘀结以治其本,两路皆为主力。虎杖、夏枯草能化败精,消痰积;山甲、王不留行尤能下走厥阴经络,消肿散瘀,通利关窍,故均用为辅佐,以奏软坚散结,通关利窍之功。更用沉香、橘核为使,沉香能导引主药直达下焦,温肾化气,散结导滞;橘核专入肝肾,擅长消肿止痛,用于癃闭则有行气通关之效。全方扶正祛邪,标本兼顾,若用加减得法,投之多效。
【加减】
1.辨阴阳寒热。
老人癃闭以阳虚为多。若有肾阳偏虚见症,可加仙灵脾、益智仁、巴戟天、桑螵蛸、生鹿角,甚者加附子、鹿茸粉等,以鼓舞肾气,助阳通窍。若为中焦阳气偏虚证,常重用黄芪,加人参、炙甘草,如有中气下陷见症,应去熟军、桃仁、川牛膝、沉香而加升麻、柴胡、桔梗以升举清阳,则浊阴自降。若遇偏阴虚内热者,芪桂当用小量,再去熟军,桃仁、山甲、沉香、橘核等味,另加知母、黄柏、生熟地、元参、猪茯苓、泽泻、车前子之属,用以滋肾坚阴,使其阳液得复,则阳能化气,癃闭自通。
2.辨标本缓急。
本方是据扶正祛邪的一般原则进行组合的,然而临床所见在标本缓急之间多有差异。
本虚为著者,如何加减已如前述,现就常见的两种标急证候介绍加减经验如下。一为有瘀结重证见症者,当重用方内散结开窍药量,再酌加归尾、赤芍、泽兰、琥珀、地龙、蟑螂粉等味,以增化瘀之力,甚至加土鳖虫、水蛭,攻坚破癥。若瘀阻兼夹痰结,尚可加牡蛎、昆布、海藻、元参、贝母、海蛤壳等以助其消痰散结。二为并发湿热淋证者,此因水湿久郁膀胱化热而来,应去黄芪、沉香、肉桂当用小量,加黄柏、知母滋肾通关,另加石苇、萹蓄、瞿麦、琥珀、滑石、甘草梢以清热化浊通淋;热毒盛者再加败酱草、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穿心莲等清热解毒渗湿药类,待标症缓解,再顾其本。
【按语】以上验方用于老人癃闭由前列腺肥大而发病者近期疗效显著。若在症状缓解后,连用几料丸方以资巩固,远期疗效亦佳。由其它情况发病的另有治法,不可滥用此方。
前列腺肥大
【通闭汤】
【组成】明沙参30克,地骨皮15克,茯苓15克,黄芪30克,麦冬15克,车前仁20克,矮地茶30克,菝葜30克,白茅根50克,王不留行15克。
【功能】益气养阴,利尿通闭,通络散瘀。
【主治】老年性前列腺肥大增生所致癃闭,小便不通畅,排尿无力,尿后余沥不尽,夜尿频数,舌红少苔或无苔等。
【服法】每日一剂,煎2次,滤汁混匀,分4次服用,连服7至14剂。
【方解】癃闭一症,多因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三焦气化失常,致湿热蕴结,或气机壅滞,或瘀血败精阻塞。然年高体弱之人,素体本虚,肾阴不足,命门火衰,化积热日久,津液亏耗,致肾阴不足,均可发病。实证多清利渗泄,行气导滞,化瘀散结;虚证则须温补元阳,或滋肾通关。但对阴虚挟热者,则宜滋阴时兼顾清利,通关时不忘化瘀。故本方中用黄芪、麦冬、明沙参益气养阴;茯苓健脾利尿;车前仁、矮地茶、菝葜、白茅根清热利尿,凉血散瘀;王不留行配矮地茶通络散瘀。诸药合用,有益气阴,助气化,通络散瘀,利尿通闭之功。
【加减运用】小便黄赤者,加千里光30克,以助清泄下焦湿热之力;大便秘结者,加大黄6克,藉通腑泄热,以改善膀胱气化功能;病程较长,邪气深伏者,加甲珠6克,水蛭10克,此二味功擅入络搜邪,增主方化瘀通络之效,用之得当,疗效卓著。
读者须知:具体用药需要在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指导下进行!本期内容均摘自网络,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仅供诸君临证参考学习,不做临床用药指导,请勿以身试药,否则后果自负,本人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版权归相关权益人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看完先别急着划走,随手点个【在看】,传承中医、分享知识、弘扬国粹……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事虽难,为之则易;
路虽远,行则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