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之药物治疗篇
恩施民大附属医院 黄侠
痛风是由嘌呤代谢紊乱或者尿酸排泄障碍所致的疾病。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特发性三大类。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多见于40岁以上男性,近年来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主要临床表现有血清尿酸升高、关节痛、痛风石、肾脏病变等。
很多患者对痛风的治疗缺乏了解,盲目口服一些止痛药缓解疼痛,反复发作,甚至长期口服激素类药物,久而久之多种并发症接踵而至,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间,得不偿失。那么,如何治疗痛风呢?治疗痛风的药物都包括哪些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一、治疗原则
急性痛风发作期以口服止痛药为主,可服用秋水仙碱或非甾体抗炎药。发作间歇期或慢性期痛风以降尿酸为主,可服用降尿酸药物,使尿酸控制在理想目标值以下,血尿酸控制在360umol/l以下,对合并痛风石、慢性关节炎、痛风频繁发作者控制在300umol/l以下。急性期痛风不宜提倡服用降尿酸药物,可能会加重疼痛,患者一定要在医师的指导下用药。
二、常用的药物治疗
1.非甾体类抗炎药
可有效缓解痛风关节痛症状,常用药物: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美洛昔康、布洛芬片、吲哚美辛、吡罗昔康片、罗非昔布、依托考昔片等。常见不良反应有胃肠道溃疡,需警惕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肾功能不全者需慎用。
2.降尿酸药
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常用药物:别嘌醇、非布司他。别嘌醇不良反应有胃肠道症状、皮疹、肝酶升高、骨髓抑制等,亚裔人群用药前可检测HLA-B✻5801基因。非布司他有肝功能异常及腹泻等不良反应。
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常用药物:苯溴马隆、丙磺舒等。口服苯溴马隆期间应碱化尿液,多饮水,有尿酸性结石者慎用。
3.碱化尿液药物
常用药物:碳酸氢钠、枸橼酸氢钾钠等。接受降尿酸药物者,尤其是口服促尿酸排泄药物的患者及尿石症患者,使尿液PH值维持在6.2-6.9,有利于尿尿酸的溶解。枸橼酸盐是最强的内源性结石抑制物,不仅可以溶解尿酸结石,还可以防止新结石的形成。
4.抗白细胞趋化药物
秋水仙碱,临床治疗急性期痛风的首选药物。需注意有腹泻及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
5.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用于非甾体类抗炎药及秋水仙碱无效或者禁忌、肾功能不全者,代表药:泼尼松、氢化可的松和泼尼松龙。也可行关节腔注射糖皮质激素,如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
6.中成药
代表药:青鹏软膏、青鹏膏剂、肿痛搽剂等。
三、非药物治疗
1.饮食控制
痛风患者要戒烟限酒,尤其是啤酒,不要喝咖啡、浓茶,减少高嘌呤饮食摄入,不要吃动物内脏、贝壳类、海鲜等嘌呤含量高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多喝水(每日2000ml以上),减少果糖饮料摄入。
2.适宜体育锻炼
痛风患者可以适当运动,避免剧烈运动,控制好自身体重,体重控制正常范围(BMI 18.5~23.9kg/m2)。避免关节受凉,穿舒适鞋,防止关节损伤。
3.合理作息规律
痛风患者不熬夜,避免过度疲劳,劳逸结合,规律作息。
4.积极的心态
痛风患者应该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及焦虑,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以上建议仅供参考,任何治疗痛风的药物都有不良反应,患者必须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药物,不要随意增减药量,更不要自行滥用药物或多种药物联合治疗,避免药物给自身带来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