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科 > 《汉方腹诊讲座》节选:腹证与方剂小柴胡汤

《汉方腹诊讲座》节选:腹证与方剂小柴胡汤

admin7个月前 (01-06)皮肤科14

(藤平健先生名著《汉方腹诊讲座》全译文分别收载于《伤寒派腹诊论著选译(一)》《伤寒派腹诊论著选译(二)》中)

腹证与方剂

少阳病方剂的腹候

1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正如被称为少阳正对的方剂,是代表少阳的方剂。虽是少阳的代表方剂,但并不是说本方在少阳诸多柴胡剂中为使用最频繁的方剂。可以看出,因强调本方是少阳代表方剂,初学者们在如果觉得患者像少阳病时,有频繁使用小柴胡汤的倾向。从笔者的临床经验来看,却较少使用小柴胡汤,倒是使用柴胡桂枝干姜汤等方剂的频度显著地高。所以在笔者的诊所,一天中使用柴胡桂枝干姜汤的病例不低于20人,而使用小柴胡汤者常常是一例也没有。

所谓少阳病位是太阳病与阳明病之间的移行期,涉及范围很广。所以既有像柴胡桂枝汤证样最接近表之位置的方证,也有像柴胡加芒硝汤证样密接内里的方证。少阳病位的多个方剂,散在样地位于少阳这个范围很广的移行期中。

因为位于少阳的方剂的性质特点有些复杂,有的偏于表,有的倾向于里。故而笔者大胆提出表之少阳、里之少阳的命名。

这其中,只有小柴胡汤不偏不倚,位于表与里的正中位置。所以一般认为少阳病的治疗原则既不是发汗也不是攻下,是中和、清解之法。但是在诸首少阳方剂中,能起到单纯清解作用者,仅小柴胡汤一方,而其他方剂或于表侧或于里侧而有所偏向。由于这种情况的存在,小柴胡汤则被称为少阳的代表方剂。

[图3]小柴胡汤证[图4]小柴胡汤证

因小柴胡汤是实证,所以腹力为中等度。稻叶文礼在《腹证奇览》中,记载图3小柴胡汤之证,并论述如下。

此图为胸胁苦满之毒浅薄者,按之可知。以指头触按胁下肋骨之端,有应者,是浅薄苦满之毒。又按心下,略有应者,此即痞硬。世有号称积聚者,多有此证。凡按腹证,毒在之处,厚深者易见,浅薄者难见。然有毒虽似浅薄,实大而深者。此为毒在腹底,未悉数显于表也。若攻之,则其毒动而显于表,此时若更投本剂不休以攻之,则会出现或寒热往来,或郁郁而心烦者,此为方证相对而形成的瞑眩状态。其甚者振振战栗,却发热、觉汗出如疟者,此为病毒离去之时,定勿恐惧,更用本方可矣。另他,世所谓疫证外邪之类,因六气之变弊败而出现者,初不用药,相关外证等,以各种状态显现。依据上述诊法详细诊察,若胸胁苦满,仍应投此方。外证有眩晕,亦不可妄自转方。又,如图有苦满且心下痞硬甚者,此时应先搁置苦满而攻其痞硬。人参汤、桂枝人参汤之类,可详其证用之。不限于此,若病人有诸证,首先攻其甚者。若无甚者,当按自上而下之顺序而攻之。不应妄自合法加减,改易方法。否则不仅必无效,且其害多矣,戒之,戒之。

凡此证大都有心烦。即柴胡或人参之心烦,可考虑兼用三黄丸或知足斋解毒丸等

在这段说明的最后,稻叶文礼意味深长地强调告诫道:若病人有诸证,首先攻其甚者。不应妄自合法加减,改易方法。否则不仅必无效,且其害多矣,戒之,戒之。其要点在于,对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将患者的主诉作为最大重点进行处置。这一定是稻叶文礼翁从长期的临床经验中得到的体会,笔者也痛切地感到这一点,所以非常理解其重复用戒之,戒之进行强调的心情。

简要而言之此为并病。以稻叶文礼的说明为例,就是少阳小柴胡汤证、和太阴人参汤证或者桂枝人参汤证的并病,虽然有胸胁苦满,若心下痞硬剧烈者,并且人参汤证自觉症状也明显时,也要应先搁置苦满而攻其痞硬。人参汤、桂枝人参汤之类,可详其证用之。也就是说,这是少阳和太阴并病,里证症状比较明显,所以抛开并病治疗大原则的先表后里的治法,进行权宜处置,即按照所谓便法的急后缓之治法。

但是在慢性病中的并病,这种情况非常多。例如,虽然腹候方面是明显的大柴胡汤证,但自觉症状方面,有的病人只觉得走路不稳、晕眩或如在云彩上走路轻飘、不稳、无所依样等真武汤的症状。对这样的人给予大柴胡汤,首先不会使病情好转,有时会使病情恶化。如果予以真武汤治疗,会顿时好转。这就是少阳大柴胡汤证与少阴真武汤证等在慢性病中的并病,其治疗应该按照先急后缓的权宜处理方法。

言归正传,和久田叔虎在其著作《腹证奇览翼》中,就本方证载有图4并论述如下。

如上图所示,胸胁苦满,或胁下痞硬,或颈项强者,为小柴胡汤腹证。

要而言之,柴胡之腹状,全腹有拘紧,于两胁肋骨下之处,手指端有物支撑,若按之胸中应而觉痛。然虽心下满,但按之却不痞硬,若深按则可得动气应指。若按压胸上,应可得心烦之状。(应手掌突突而跳,有种闷热之气上冲感觉)

若夫外证,虽言以往来寒热为正证,但当随其轻重而不可一定。

本文详且尽,应当熟读。其方意,柴胡、半夏相并列,以解热、降水。佐以黄芩、人参,以解热、开痞,相伍生姜、大枣,裁饮、豁胃口,相和甘草以缓急。

应当知道,其位在胸胁、胁下,其病热邪、水饮,解之、散之、降之,此外无他技能。

关于胸胁苦满的诊察方法已在总论中论及,就不再详述。但有一个比较在意的情况,即在多处讲习班看到腹诊实习时,大家进行季肋下巡按诊察有无胸胁苦满时,许多人手指朝向下方,即朝着腹底方向按压。这样操作,本来应当诊察到的胸胁苦满也可能漏掉,会以为不存在胸胁苦满。所以诊察胸胁苦满时,必须有手指沿着胸壁内面插入样的感觉,向乳头方向按压。于是即使在同一部位,向下按压时完全感觉不到的抵抗、压痛或不适感,改为朝向胸壁内插入样按压后便能清晰地感觉到。另外,有罕见的病人没有压痛或不适感,反而按之舒服。不知道其原因为何,但这种按之舒服的感觉也可以认为属于胸胁苦满。

另外,《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柴胡剂,除外《金匮要略》中像是后人加入的柴胡饮子,共有八个方剂,将方剂按照其实证强弱程度,从实证到虚证排序如下:

柴胡加芒硝汤(实)、大柴胡汤(实)、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实)、小柴胡汤(实)、四逆散(实)、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汤(虚实间)、柴胡桂枝汤(虚实间)、柴胡桂枝干姜汤(虚)。

(待续)

附:

王宁元汉方与腹诊译介文汇系列

书1,《伤寒派腹诊论著选译(一)》6万字,现代汉方大家对伤寒派腹诊最具权威性论述,包括《汉方腹诊讲座》(上)。

书2,《龙野一雄论经方证治(呼吸系疾病篇)》9万字,龙野一雄先生经方治疗呼吸系疾病论著与医案。

书3,《伤寒派腹诊论著选译(二)》9万字,包括《汉方腹诊讲座》(下)及现代汉方大家望闻问切四诊经验论述。

书4,《伤寒论辨脉法平脉法讲义》5万字,大塚敬节先生对《伤寒论》辨脉法平脉法篇的注解和阐释。附存诚药室定本《新校宋板伤寒论》原序及辨脉法、平脉法篇影印原文。

购书请加微信,微信名:汉方资料。微信号13810979351或扫上方二维码。

每本60元,购二本及以上,每本55元。含快递费。

请微信注明书名、册数和收件人姓名、快递收件地址、手机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xiaobingzhong.com/?id=36829

“《汉方腹诊讲座》节选:腹证与方剂小柴胡汤” 的相关文章

开发非临床市场需要了解的慢性病管理知识

开发非临床市场需要了解的慢性病管理知识

慢性病管理是指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其风险因素进行定期检测、连续监测、评估与综合干预管理的医学行为及过程,主要内涵包括慢性病早期筛查、慢性病风...

年纪轻轻就被脱发所困扰?别慌!拯救“头顶危机”的方法找到了

年纪轻轻就被脱发所困扰?别慌!拯救“头顶危机”的方法找到了

长沙头条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说到脱发这事儿,现在的年轻人可是深陷头顶危机,每天来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脱发门诊看病的年轻人络绎不绝!而且大部分都是脂...

脱发是怎么回事?常用哪些药物治疗?

脱发是怎么回事?常用哪些药物治疗?

都说聪明绝顶,可是当面临脱发危机的时候,那捉襟见肘的发量,以及隐约可见的地中海,还是会让显得人分外的尴尬。 所以有人为了治脱发想尽一切办法...

脂溢性脱发3年竟不知道再不治疗毛囊就坏死了

脂溢性脱发3年竟不知道再不治疗毛囊就坏死了

脂溢性脱发三年,竟然不知道,很多患者生活中就是对头发的关注太少了,以至于发现问题严重性后再来面诊毛囊都要坏死了,无形中给治疗增加了难度,吴先生就是典型的例子。 案例分享...

一图丨大量掉头发是脱发的前兆吗?答案扎心了……

一图丨大量掉头发是脱发的前兆吗?答案扎心了……

近日,一组网购消费数据显示,在进口产品中,防脱发洗发水同猫粮、保温杯等产品一道,成为最受消费者欢迎的网红爆品。在某网店近日展开的一次促销活动中,10万件防脱发洗发水在30分钟内便告售罄。发际...

怎样辨别自己是不是脂溢性脱发?

怎样辨别自己是不是脂溢性脱发?

大家好,今天小编要给大家分享的话题是:如何辨别自己是不是脂溢性脱发?许多人都是不了解脂溢性脱发之前,就有了脂溢性脱发的困扰。这样的局面是非常的被动的。如果每个人都能进行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