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健康】过敏性皮肤病有哪些分类?对应的症状和治疗方案有哪些?
过敏性皮肤病-医学科普
过敏性皮肤病是皮肤科较为常见的疾病,是指过敏原通过皮肤或黏膜接触、吸入、注射及食入等途径进入机体后,导致异常免疫反应,引发皮肤系列症状的一类疾病。这一大类疾病的实际分类十分复杂,常见的有湿疹、荨麻疹、各类皮炎等等。下面我们对常见的几种过敏性皮肤病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湿疹
01
湿疹是一种常见病,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皮肤炎症,其病因复杂,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有关。
1.症状:皮疹多形性、瘙痒剧烈,急性期以丘疱疹为主,有渗出倾向,慢性期以苔藓样变为主,易反复发作。皮肤损害表现为多形性,即红斑、丘疹、丘疱疹、水疱、糜烂、渗出、结痂、脱屑等各种皮疹可互见。
2.特点: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任何季节;皮疹可发生于体表的任何部位,最易发的部位是头面、耳后、四肢、手足、阴囊、肛门等。
3.治疗:通过保湿剂、润肤剂来缓解皮肤干燥,达到恢复皮肤屏障的效果,是湿疹治疗的重要基础,严重时到皮肤科就医。
推荐阅读:湿疹的中西医治疗及日常预防护理
荨麻疹
02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反应性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产生红斑和风团,伴瘙痒。荨麻疹的病因复杂,大多患者找不到原因。其常见类型有急性和慢性两种。
1.症状:
急性荨麻疹:皮疹为大小不等的红色或苍白色风团,风团大小和形态不一,发作时间不定,数小时内风团可出现或消失。部份患者可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甚至出现喉头水肿、呼吸困难或窒息。
慢性荨麻疹:全身症状一般较轻,风团时多时少,反复发生,病程在6周以上。
2.治疗:去除可能的诱因,长期反复者,最好查过敏原,针对性避免或脱敏治疗;口服抗组胺药;严重者必要时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
推荐阅读:荨麻疹是怎么引起的,临床如何治疗?
皮炎
03
皮炎也分为接触性皮炎、特应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神经性皮炎和虫咬皮炎,与接触致敏原、遗传、免疫、环境因素、皮肤屏障功能异常等多方面有关。
1.症状:皮肤发红、肿胀、干燥或发痒,也可能有皮肤起泡、渗出液体、结痴或脱屑,遇热症状加重。
2.治疗:增加角质层内水分,恢复皮肤屏障;可局部外用免疫调节剂,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片或依巴斯汀片等,如继发感染,则需要同时使用抗生素。
推荐阅读:皮炎分型及临床治疗方案总结
※温馨提示
秋季空气中的粉尘增多,花粉和尘埃过敏者在秋天容易出现过敏反应。且秋季气温变化大,容易受凉感冒,从而影响人体免疫力,增加过敏性皮肤病的发生概率。因此,秋季要戴好口罩,并注意保暖,避免长时间处于寒冷环境中。
※特别提醒※
内容指导:
注:本文仅做科普宣传使用,如有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删稿,文章内容不代表医院的真实治疗情况,具体治疗需以主治医师的临床方案为主。
👇点击阅读原文,咨询病情,预约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