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挂错号的皮肤病
【新朋友】请点上方蓝色字护肤在西塘关注
【老朋友】点击右上角...,转发或分享此文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覆盖于我们整个体表,重量约占总体重的16%,远远超过最大的实质性内脏——肝脏。
因为具有屏障、体温调节、感觉、吸收代谢、免疫等多种重要功能,没有人能够离开皮肤而生存,当大面积烧伤、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等疾病严重损伤皮肤时,死亡率往往非常高!
目前命名的皮肤病至少有2000多种。作为内、外环境的分界,皮肤与其他系统、内脏之间也有紧密联系。许多内脏疾病可以特征性的表现在皮肤上,比如口周黑子可以是肠道息肉的特征性表现,而一半左右糖尿病患者可以有瘙痒、感染等形形色色的皮肤表现。
因为和其他专科有很多交叉,门诊上经常有挂错号而来回奔波没有方向的。今天上午专家门诊就有一位从神经外科转来的病人。
常见的有以下几类情况:
一、带状疱疹
该病可以发生在全身各处神经支配区域,虽然胸部肋间神经受累最常见,但头面部(三叉神经、面神经)、腰骶部、四肢都不少见。当表现局部神经痛而皮损未出现时,容易到骨科、伤骨科、外科等许多科室转了一大圈,长在头部的往往还做了CT等检查,而在腹部的彩超甚至肠镜也不少见。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许多患者还贴了各种高大上的止痛膏药,过几天发现局部出现红斑水疱时还误认为是膏药过敏。
如果是近期发生的单侧阵发性疼痛,要警惕该病的可能,如果发现局部有可疑皮疹时更要及时皮肤科会诊。
因为相对应的两侧是两根神经,同时受累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所谓蛇缠绕一圈会缠死人的说法纯属胡说八道,说的人自己也是听人说的从未见过,只不过都讲的绘声绘色脸不红心还在跳而已。
倒是少数免疫力极其低下(如恶性肿瘤化疗或器官移植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如果发生泛发性带状疱疹,有可能产生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对这一常见病有兴趣进一步了解的请参考
二、小孩子的皮肤病
许多家长误认为看儿科,就像小孩子眼睛有问题还是要看眼科一样,常规皮肤病仍然以皮肤科就诊为主。其实除了少数大型儿童医院分科较细,多数综合性医院的儿科主要是小儿内科。
对于特应性皮炎(AD,以往许多诊断为婴儿湿疹)来讲,治疗的规范性尤其重要。常规的使用药物国内外都差不多,主要是使用的方法和细节需要关注。该病往往还容易伴有过敏性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等疾病,这时候相关科室各司其职、紧密协作显得尤其重要。
除了药物之外,细致的观察和家庭护理、保湿都是提高疗效减少复发的关键。盲目的忌口有害无益。
能够用于小孩子尤其是婴儿期的药物不多,原则上能少用药尽量少用药。
所以诊断尤其重要,明确了方向才能有的放矢的预防和处理。
对于小儿皮肤病中的一些疑难杂症,国内上海新华医院和北京儿童医院的皮肤科有很好的口碑。
像幼儿急疹、风疹、水痘等发疹发热性疾病则两个专科有交叉,都可以就诊,需要和药疹等鉴别时儿科医生往往会请皮肤科会诊,而川崎病在许多医院儿科医生更有经验,尤其是住院治疗时。
三、发生在特殊部位的皮肤病
如在眼睛周围的皮肤病挂到眼科,发生在耳朵、鼻子周围的挂到五官科,发生在外阴的到妇科、泌尿外科就诊,在肛周的到肛肠科就诊等。经常有从这些专科转过来的病人。
无论是湿疹皮炎类、局部真菌感染或皮肤肿瘤等,多数情况下皮肤科医生在诊断和治疗上会有更多经验。
有些皮肤病如扁平苔藓、天疱疮、白塞氏病等除了皮肤还常影响口腔黏膜,这时在皮肤科或口腔科就诊都没有问题,但多数基层医院的口腔科以齿科为主,如果有专门的口腔内科或黏膜病专科会更合适些。
四、性传播疾病
许多人很好奇性病怎么会和皮肤病放在一起!
事实上古今中外都是如此,解放前叫皮肤花柳科,现在的行业标准称为皮肤性病科,这是由相关法规和行业规范确定的。
因为生殖器疱疹、尖锐湿疣、阴虱等主要表现在皮肤黏膜上。
更重要的是第一性病梅毒更是各种皮肤病的模仿大师,就像孙悟空72变般可以长的像玫瑰糠疹或银屑病或手癣或湿疹或白癜风或脂溢性皮炎……所以皮肤科医生看到又像又不像的皮损,尤其是不痒的都会建议患者验血排除一下。
而病房里需要手术的病人或分娩的产妇也要常规检查梅毒抗体,因为许多隐性梅毒患者可以没有任何临床表现,通过筛查大大减少了传播风险(血液传播),包括先天梅毒(母婴传播)的发生。
梅毒的另外一个特点是可以侵犯全身各个器官组织,比如梅毒性咽炎表现为咽部弥漫性红斑到耳鼻咽喉科就诊;骨损害可以表现为骨膜炎及关节炎,夜间或休息时疼痛较剧;眼梅毒可以表现为虹膜炎、脉络膜炎等;而神经梅毒和心血管梅毒更是大名鼎鼎危害极大。当没有完整确切的病史时临床上的确容易误诊漏诊,如果有可疑皮疹时要引起医患双方的警惕。
因为受某田系多年狂轰滥炸的宣传影响,这些年淋病及衣原体感染等在皮肤科就诊的比90年代的时候少了很多。
正确的诊断和规范的治疗很重要,许多时候下身糜烂可能只是普通的龟头炎或固定红斑型药疹所致,不要轻易都套上性病的帽子,尤其不要过度治疗。除了神经梅毒等极少数情况,根据各国的指南和规范,性传播疾病往往口服或肌注药物即可,不需要挂盐水。
五、皮肤附属器疾病
指甲、趾甲、毛发、皮脂腺、大汗腺、小汗腺都属于皮肤的重要附属器,所以相关疾病也属于皮肤病范畴,比如甲真菌病、甲营养不良、甲肿瘤、酒渣鼻(不要因为有个鼻就去五官科了,而且不仅仅是鼻部皮肤受累哦)、各种脱发、多汗症、色汗症等。
而腋臭也是发生率很高的一种疾病,如果需要手术可以在皮肤外科(近几年发展很快的皮肤亚专科),也可以在整形外科等就诊,如果局部肉毒素注射或黄金微针或微波等治疗则以皮肤科就诊为主。
六、影响其他脏器的皮肤病
如过敏性紫癜除了典型表现为双小腿可触及的出血点外,还可以引起关节痛、紫癜型肾炎甚至肠道等内脏出血。记得有一次外科会诊就有一例急腹症患者因为腹痛、腹部穿刺有出血而准备急诊剖腹探查,发现小腿紫癜而避免了手术,用了激素后很快稳定出院了。
药物热也往往容易误诊,发热可以是感染或风湿病或肿瘤甚至是药物本身引起,不能一有发热就只想到各种抗生素(所谓的消炎药)。有时候一味的用各种抗生素或退热药适得其反,把药物停了反而热也退了。在没有典型皮疹时的确诊断很难。
这里还是要强调病史的重要性,能够详细准确的描述发病过程和特点也是一门重要学问。每次就诊的病历资料是很重要的健康档案,下次就诊时完整提供有助于医生综合评估,保障你未来的健康甚至生命。通过信息化技术保存为电子健康档案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需要解决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问题,从法律和技术层面予以规范。
各种黄瘤病很可能是高脂血症的表现,之前有位近200斤的小伙子以发疹性黄瘤来就诊,尤其是肘、膝关节周围及腰背部等处多发米粒大密集黄红色丘疹,查血时给检验师都留下深刻印象,因为血脂高的吓人而血液都不是红色的了,经过降脂治疗并控制体重,黄瘤也有了明显好转。
还有很多皮肤病容易挂错号而一头雾水,等着小伙伴们来补充或下回分解吧,一起分享尽量少走些弯路!
朱敏刚:皮肤科主任医师、浙江省医疗美容主诊医师、2016年浙江省优秀皮肤科医师。从事皮肤性病专业2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理论知识。除熟练掌握皮肤科常见病诊疗外,近年来对过敏性皮肤病和影响美容的面部皮肤病进行了重点关注和实践探索。
目前担任的学术职务有:1.浙江省整形美容协会激光美容分会副会长;2.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分会委员,青委会副主委;3.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委员,青委会副主委;4.嘉兴市医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委员;5.中国整形美容协会激光美容分会青年委员;6.中华医学会激光医学分会皮肤美容整形学组委员。
感谢您对我的信任,我会用我的专业知识尽力帮助您。科学护肤、合理用药,让我们一起用耐心、信任来促进健康、呵护美丽!
爱好:旅游、随手拍和一切美好的事物!
大云碧云花园,花的世界!
更多护肤科普,
欢迎关注公众号和新浪微博
护肤在西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