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关节红肿热痛?四味中药,清热消肿止痛,有效调理
走,今晚吃火锅,搞点肉汤底,多来海鲜,整一箱啤酒,放松放松。
算了吧,我不配。小陈沮丧地拒绝了朋友的邀请。
为什么呢,生活不应该享受吗?我请客呢!朋友激动地说。
我也想啊,可是,现在吃那就是要命咯,前一阵关节热痛,十分难受,去医院检查,医生说我尿酸挺高的,再不注意生活饮食,会越来越严重,走前交代我一定不能再喝啤酒,少吃海鲜。真的不好意思,谢谢你的好意,可是我真不能去,因为痛起来太痛苦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改善是肉眼可见的,饮食越来越丰富,人们早已不满足于在家吃饭,时不时地约几个朋友出去聚餐,啤酒、火锅、烧烤餐餐有。嘴瘾过了,也为健康埋下了隐患。啤酒、火锅、烧烤容易上火不说,里面的海鲜、肉汤等含有大量嘌呤,高嘌呤饮食是造成痛风的一个关键因素。而在中医里面,将痛风归结为痹症。其中风、湿、热是引发痛风的条件之一。我们的啤酒、火锅、烧烤等不仅嘌呤含量高,还容易助长湿热,内外因素综合一起,得痛风的风险大大增加。
所以痛风不仅仅需要通过西药进行降尿酸治疗,常用的药物别嘌醇、非布司他、苯溴马隆。将患者血尿酸水平稳定控制在300~350μmol/L范围,有助于缓解症状,控制病情。还需要通过中医调理体质。今天我们介绍由湿热体质引发的痛风的中药治疗。有四味中药,分别是苍术、黄柏、牛膝、薏苡仁。该方最早出自《成方便读》的四妙丸,我们具体来了解一下。
四妙丸清热利湿,强筋壮骨。治肝肾不足,湿热下注,致成痿证。
风湿热痹型为主的痛风临床有关节红肿热痛,热重者痛如刀割,手都不敢靠近,一碰就疼。口渴烦躁、小便很黄量少,甚至有灼痛感。由于中医认为痛风者大多肝肾不足,因此治疗上需要清热利湿,滋补肝肾。肾主骨,肝主筋,筋骨的毛病大多是肝肾不足,兼有外邪,或湿、或寒、或热、或风。
一、苍术
归脾、胃、肝经,燥湿健脾,祛风。用于脚气痿躄,风湿痹痛。
朱震亨:"散风益气,总解诸郁。"
《珍珠囊》:"能健胃安脾,诸湿肿非此不能除。"
苍术性燥,健脾,脾健则湿除,兼有祛风作用,因此古代名家认为诸湿非苍术不能除。
二、黄柏
苦,寒。清热燥湿。用于湿热、足痿。痿就是筋骨无力。黄柏清热燥湿之力,与黄芩、黄连相似,但以除下焦之湿热为佳,痛风往往疼在下半身。
《主治秘诀》:泻膀胱龙火,利结小便,下焦湿肿,痢疾先见血,脐中痛,补肾水不足。"
湿热下注至关节膝盖就会膝盖关节红肿热痛,黄柏则善清热燥湿,尤其是下焦湿热。
三、薏苡仁
薏苡仁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一味药食两用的除湿佳品。性凉味甘。健脾渗湿,除痹止泻,清热湿痹拘挛等。
《本经》;"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
《别录》:"除筋骨邪气不仁。"
薏苡仁除湿之功人尽皆知,有湿气的人可以用其煮粥,煮茶,搭配黄柏、苍术增强去除下焦湿热骨痛的功效。
四、牛膝
归肝、肾经。补肝肾,强筋骨,逐瘀通经,引血下行。用于腰膝酸痛,筋骨无力。
《本草衍义补遗》:"能引诸药下行。"
《滇南本草》:"止筋骨疼,强筋舒筋,止腰膝酸麻。
牛膝作为一个药引,可以引药下行。苍术、黄柏、薏苡仁在牛膝的帮助下直达下焦,去除下焦湿热,风湿痹痛,同时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的作用,四药合用,补不足而损有余,有补有清,共奏清热利湿,强筋壮骨之效。
痛风目前无法根治,不管是西医还是中医,只能改善短缺症状,除了药物控制,高尿酸或痛风患者尤其要注意生活饮食。肉类、动物内脏及部分海鲜如贝类,属于高嘌呤食物,大量摄入可被身体分解为尿酸,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诱发痛风。过量的酒精摄入是痛风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尤其是啤酒中嘌呤成分含量比较高,诱发痛风的风险最高。同时,建议保持合适体重,适量运动。保持规律作息,早睡早起,避免熬夜和突然受凉。还有一条是多喝水有利于降低尿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