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发作很难受?教你2个穴位快速消肿止痛,告别坐立不安
现代人由于久坐办公,饮食油腻,多肉少菜以及缺少运动,容易导致便秘,痔疮的发病率也大大提高了。特别是在中老年人当中,由于运动量较小,痔疮的发病率更高。
中医认为,痔疮多是因为脏腑虚弱,久坐久站,负重远行;或因饮食失调,嗜食辛辣肥甘;或长期便秘、泻痢;或劳倦,胎产等均可以导致肛肠气血不调,脉络瘀滞,蕴生湿热而成。

今天给大家分享痔疮的手腿两大对应穴,在痔疮发病的早期时段,刺激这两个穴位可以很好的缓解症状,减轻痛苦。
第一个穴位是孔最穴,为肺经的郄穴,郄穴为脏腑经脉之气深聚之处,有宣肺解表、肃降肺气、凉血止血等功效。肺与大肠相表里,也就是说它们的经络是互通的,肺气可以推动大肠的气。刺激孔最穴,就可以促进大肠气血的运行。大肠的气血通了,直肠末端经脉结滞得到疏散,痔疮自然也就好了。有痔疮的人此处会感到明显的疼痛,最好经常按压。
且孔最穴为郄穴,郄穴主治急证,所以此穴缓解痔疮所带来的疼痛时,见效甚至比药物还要快得多,一般刺激10分钟左右就可见效。当然,为了巩固疗效,祛除病根,对此穴最好长期进行刺激。
【定位】掌心向上握拳,孔最穴在腕横纹7寸上。
【操作】按摩:拇指用力按压孔最穴,或钝头笔、按摩棒在穴位上搓揉,稍用力至略酸痛为宜,按摩时间2-3分钟。艾灸:5-10分钟。针灸:直刺0.5-1寸。
第二个穴位是承山穴,位于小腿肚上,膀胱经委中穴与昆仑穴之间,取穴时小腿伸直。承山穴是膀胱经的经穴,按摩此穴就能够最大限度的刺激膀胱经经血,把在人体经络中的湿热邪气驱除出体外,起到清除湿热的效果,并且膀胱经经脉上向上能循行到肛门部位,因此对于郁滞于肛门部位的气血,起到疏通气血的作用。
【定位】小腿肚下方人字形纹路的中央凹陷处。
【操作】按摩:按揉15-30分钟。艾灸:5-10分钟。针灸:直刺1-2寸。
如果你有什么与疾病防治或健康养生相关的问题想要了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哦!
❖本文仅作知识分享,不构成对任何药物或治疗的推荐和推广,不能代替专业医生的医疗建议。如有诊疗需要,请咨询和联系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