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气不足到底会造成哪些影响?该怎么办?
生活中,我们经常听中医说,阳气不足生百病。
于是就有不少人咨询,阳气不足是怎么回事?怕冷是不是就是阳气不足的表现?
什么是阳气不足?
在中医理论中,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分阴阳。
阳气指人体内具有温煦、推动、兴奋、升腾、发散等作用的气,能够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各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运行血液,促使津液生成、输布、排泄。
因此,人的正常生存需要阳气支持,所谓得阳者生,失阳者亡。阳气越充足,人体越强壮。阳气不足,人就会生病。阳气完全耗尽,人就会死亡。
阳气不足的常见症状
比较常见就是怕冷畏寒,四肢不温,精神不济等阳虚现象,阳气可温暖身体,调协脏腑功能,阳气不足时人体出现虚寒症状。
除此以外,还会导致一系列症状,大家要多加注意。
一:唇舌无力
在中医上,常说患者懒言少语,没有精神,不愿意多说话。而且舌头上齿痕重,嘴唇干裂,嘴唇颜色有改变,这些都唇舌无力的表现。
其也预示着,人体气血不足,脾气不足,心脾两虚等。
二:排便费力
每天上厕所排便都很费力,而且排不干净,甚至有些人一天要上好几次厕所,每次排出一点点。
这种症状也是阳气不足的表现,在临床上,归结于脾肾阳气不足,治疗需补脾补肾,温阳温脾健肾。
三:四肢无力
有些人说,自己只是感觉到心烦意乱,失眠,但没有四肢无力。
可事实上,在脉象上,这就是个虚象,患者虽然没有四肢无力的症状,但在中医里需脉症相参,舍症从脉。
从脉象上来说,为气血不足,除了四肢无力还有其他表现,比如指甲发白,变形,粗糙等。
四:消化不良
阳气不足时,脾胃功能也会减弱,这就导致食物无法被很好的消化吸收,就直接被排出体外了。
提醒:阳气不足早期症状不算严重,但如果不能及早重视,病情会逐渐加重,继而严重危害。为人体补充阳气的方法有很多,如适当运动,晒太阳,合理饮食,注意休息等等,如果症状严重,建议及早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