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气不足就是病,阳气不能补,要靠身体自然生发!
今天我想和大家谈谈一个与我们健康息息相关的主题——阳气。根据黄帝内经的记载,阳气对于人体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谓阳气不足就是病,一旦阳气不足,各种病症都会找上身。因此,养护阳气是养生治病之本。然而,阳气只能养,不能补。这是因为我们所吃的食物营养成分大多数属于阴性,因此只能靠阳来消化吸收,而无法通过进补来增加阳气。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的阳气是否充足呢?
首先,如果你的手脚经常冰凉,膝盖以下、胳膊肘以下也是凉的,那么你可能就是阳虚体质。此外,如果你特别怕寒、怕冷、怕风,平时穿的衣服总比别人多,耐热不耐寒,常年体温偏低,生病时很少发高烧,稍微合度就会气喘出汗,那么这也可能是阳气不足的表现。
此外,频繁感冒咳嗽也可能是阳气不足的表现之一。黄帝内经中有一句话: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意思是说,当不正之气侵犯人体时,如风雨般迅速,让人防不胜防。对于阳气足的人来说,即使生病症状看起来很严重,但来得快,去的也快;而对于阳虚的人来说,反而症状看起来较轻,但痊愈的非常慢。这是因为当疾病症状出现时,是阳气与外邪争斗的一种表现。
最后,如果你晚上经常起床排尿,睡眠质量不好,第二天早晨起来昏昏沉沉的,整天都没有精神,那么这可能是肾阳虚的典型表现。身体里的水不能运化利用,很快就会变成废水排出去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调整饮食、锻炼等方式来提升自己的阳气。只有保持阳气的充足和平衡,才能拥有健康、美好的生活。阳气就像是身体内的宝藏,合理开采才能保持繁荣。养护阳气不仅要善于开发新的资源,更要重视如何合理利用,避免浪费。因此,我们要尽量避免那些会消耗阳气的事情,比如熬夜、经常食用生冷食品、过度节食、大量出汗后吹风,甚至洗冷水澡等等。这些都可能消耗阳气,对身体健康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