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阳气不足关节灌风、疼痛,中医2个方法,帮你补足阳气
每至春季,类风湿患者总会陷入困扰。阴雨天气里,关节仿佛被冷风穿透,怕风怕冷的症状尤为明显。这是因为类风湿患者本身阳气不足,抵御外邪的能力较弱。

中医认为,阳气如同人体的卫士,具有温煦、推动的作用。类风湿患者长期受疾病困扰,气血运行不畅,阳气受损,导致身体的温煦功能下降。而春季本就阳气升发,在阴雨天气时,寒湿之邪更易乘虚而入,侵袭关节经络,使关节疼痛、怕风怕冷等症状加剧。针对这种情况,中医有多种补阳的方式,其中桂枝附子汤和干姜桑寄生茶就很有帮助。
桂枝附子汤出自《伤寒论》,由桂枝、附子、生姜、大枣、甘草组成。方中桂枝能温通经络、发散风寒;附子辛热,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的功效,可增强人体阳气,驱散寒湿之邪;生姜、大枣调和营卫,甘草调和诸药。
该方适用于阳气不足,寒湿痹阻经络所致的关节疼痛、屈伸不利、畏寒怕冷等症状,尤其在类风湿患者出现关节冷痛、遇寒加重的情况下,能有效缓解症状。
再来说说干姜桑寄生茶。
取干姜、桑寄生,将二者洗净后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焖泡 15 - 20 分钟后即可饮用,可反复冲泡。
干姜能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可提升人体阳气,驱散体内寒湿;桑寄生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既能缓解关节疼痛,又能滋补肝肾,增强身体抵抗力。
这款茶饮能补阳散寒、通络止痛,对类风湿患者阳气不足、寒湿痹阻的关节症状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对于阳虚体质且患有类风湿的患者有好处,但阴虚火旺、实热内盛者不宜饮用,以免加重体内热象;孕妇饮用前需咨询医生。
曾接诊过一位 52 岁女性类风湿患者,类风湿2年了。患者自述双手近端指关节肿胀冷痛,阴雨天时疼痛如针刺,晨僵时间长达2小时。观察其舌象,舌淡胖边有齿痕,舌苔白滑;脉沉细紧。检查结果显示,血沉58mm/h,C 反应蛋白32mg/L。综合判断,患者属于脾肾阳虚,寒湿凝络型类风湿。
要以温补脾肾、散寒除湿、通络止痛为主。采用桂枝附子汤合独活寄生汤、蠲痹汤进行加减调理。桂枝附子汤温经散寒、通阳止痛;独活寄生汤,可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改善患者肝肾不足、寒湿痹阻的状况;蠲痹汤,能祛风除湿、通络止痛,增强散寒除湿、通络止痛的效果。
经过三个月不间断的的精心调理,患者的关节疼痛明显减轻,肿胀消退,晨僵时间缩短至半小时以内,血沉降至28mm/h,C反应蛋白降至 15mg/L,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中医讲究一人一方,上文所述方药需根据体质、病势动态调整,切勿私自用药,以免药不对症加重病情。
如果发现自己的症状没有改善或加重应当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