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阳气不足,有这4种征兆,教你一个方子补阳气
阳气耗尽,必有征兆。身上阳气足不足,看看有没有这几种征兆就行了,并教你一个方子全面补足阳气。第一是看免疫力。阳气具有卫外的作用,一旦阳气不足,不能抵御外界的寒邪之气,那么就容易出现免疫力低下,怕冷、怕风的问题。

二,生病后恢复慢。同样都是感冒、发烧,别人可能三两天就好了,阳虚的人却需要十天半个月。
第三,身体冰凉。阳虚生内寒,这类人除了经常手脚冰凉,还可能伴随着小腹凉、膝盖凉、后背发凉,严重的甚至感觉到骨头都往外冒着寒气,怎么暖都暖不热。
第四是痰多,湿气重。阳气具有蒸腾气化的作用,阳气不足的人蒸腾气化能力减弱,容易使湿气聚集,出现痰多、舌苔滑腻、四肢沉重的问题。
如果你也有这些问题,那就需要引起注意了。教你一个方子全面补足阳气,它就是人参鹿茸丸,由人参、鹿茸等 15 味中药组成。方名之所以叫人参鹿茸丸,说明人参、鹿茸在这个方子当中尤为重要。
其中人参,被称为百草之王,它主入脾肺经,脾是胃气化元之本,肺主皮毛,具有调节皮毛汗孔和抵御外界侵袭的作用,人参把肺脾之气补足了,免疫力也就增强了。鹿茸补入肾精,擅长温补命门之火,把阳气直接补到根上。两味药合用,一个补脾肺之气,一个补命门之火,那么阳虚、免疫力差、容易生病的问题也就缓解了。
就这样还担心脾肺之气以及阳气补得不够全面,又加上了黄芪、盐补骨脂、巴戟天、菟丝子、杜仲等药物。其中黄芪内补脾肺之气,外可固表止汗,协助人参一同把脾肺之气补足。补骨脂、巴戟天、菟丝子、杜仲等药物,都是补阳的常用药,并且有些药物还是研炙后入药,要知道咸味入肾,研炙后的药材能够更好地入肾,从而补命门火衰。
接着是补气血的药材,气血是正气和阳气的物质基础,气血旺则阳气正气都旺,所以又加入了当归、龙眼肉来养血和血。
前面光记得补了,然而光一味地补也不行,只补不疏通,补来补去一场空,所以又加了牛膝和香附。其中牛膝入肝经的血分,擅长活血化瘀,香附入肝经的气分,擅长行气消滞,气滞血瘀理顺了,才不至于补中生瘀。
再然后就是五味子、黄柏和茯苓了。五味子收敛,能够将前面补进来的精华收缩起来,防止边补边漏。黄柏清热泻火,能够制约方中温热药物的燥性,避免上火。茯苓健脾利水渗湿,黄柏和茯苓同用,共同将体内的瘀热和邪气从小便排出,给邪以出路。
最后只剩下一味冬虫夏草了,它具有扶正固本的作用,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使我们的免疫力进一步增强。
诸药合用,就组成了人参鹿茸丸,能够帮助温补肾阳,扶正固本,缓解阳虚怕冷、免疫力低下、容易生病的问题。
当然,方子的使用要建立在大夫辩证的基础上进行,所以如果你有相关问题,建议规范就医,不可盲目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