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焦虑:阳气不足出汗多,张仲景用简单两味药,温经通阳
抑郁焦虑:阳气不足出汗多,张仲景用简单两味药,温经通阳,阳气足了,抑郁焦虑自然就好了!
大家好,我是中医吕琨。
今天想给大家介绍一种简单的补阳方法——张仲景在《伤寒论》里提到的桂枝甘草汤。这个方子特别简单,只用了两味药。

在介绍这个方子之前,先聊点别的。中医在治疗抑郁症和焦虑症的时候,补充阳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
武汉的朋友都知道,这儿的天气基本没有春秋之分,只有夏冬两季。虽然已经立秋了,但气温还是飙到40度。出汗本来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如果你发现自己总是出汗多、出汗快,甚至出汗反常,那就要特别注意了。
为什么说阳气和汗息息相关呢?
中医认为,汗是阳气的载体,出汗越多,阳气就越容易受损,而阳气不足时,汗液也更难止住。
比如有些朋友不怕热,甚至怕冷,但还是特别容易出汗,这其实是阳虚导致的。中医有句话叫阳加于阴谓之汗,意思是汗液中包含了我们的津液和阳气。大量出汗时,不仅流失了津液,也带走了身体的阳气。
阳气在身体中有固摄的作用,当阳气不足时,汗孔的固摄功能也会减弱,结果就会导致出汗增多。
要想知道自己阳气足不足,我给大家分享一个门诊的真实案例,供大家参考:
之前我接诊了一个17岁的男孩,轻度抑郁症。孩子说,一到学校就头疼、头晕,甚至会呕吐,夜间失眠盗汗,一天只能睡两小时,白天走路摇摇晃晃的,做事一点力气都没有。胃口也不好,吃饭只是应付,随便扒拉两口。
孩子家属说,五一假期一结束,孩子就不愿意回学校了,在家躺着一动不动,整天发呆,脾气特别大,一点就着。
我见到孩子时,他面色苍白,气血不足,舌头颜色淡红,手脚冰凉。聊了几句才知道,孩子平时喜欢吃热的,但这里的喜欢不是出于个人喜好,而是身体的需求——吃热的才觉得舒服。而且他平时吃点冷的、寒的或者不干净的东西就会消化不良,甚至容易拉肚子。
经过辨证这就是一种典型的阳虚内寒型抑郁症。由于阳气不足,身体无法温暖全身,气机失调,导致头晕、头痛、呕吐等症状。阳虚还容易引发气郁,所以孩子情绪低落、精神萎靡,脾气也变得暴躁。
针对这种情况,我采用了温阳益气、解郁和中的治法,来帮助他恢复阳气,调理身体和情绪。
拟方:张仲景的桂枝甘草汤加减治疗——原方(桂枝,炙甘草)+(生姜,大枣,白术,党参,茯苓,柴胡,酸枣仁),每日一剂,水煎取汁,分两次服用,早晚各一次。
治疗后,孩子的情绪稳定了,晚上能睡得更多,头晕和头痛减轻了,胃口也恢复正常。复诊时,面色变好,手脚不再冰凉。现在孩子顺利复学,懂得感恩父母,还愿意和他们交流。
桂枝
现在来讲讲这个方子。桂枝甘草汤最初是张仲景用来治疗那些因为过度发汗导致心阳受损的病人。张仲景用这个方子来保护阳气,止大汗。
在这个基础上,我根据孩子的具体症状做了一些调整。比如,加了生姜和大枣来暖身补气,添加了白术和党参来增强脾胃功能,同时加了柴胡和酸枣仁来调节情绪和改善睡眠。
如果你有类似的阳虚表现,且容易出汗、汗多,就需要调理一下了。不过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一人一方,很好的针对性治疗,才能彻底拔除病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