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气不足,人则不眠!一张补阳方,5味药巧治顽固性失眠
大家好,我是周光白。今天我想和你说说,关于阳虚失眠的话题。
我想说的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压力增大,很多人因为阳气虚衰而导致睡眠障碍的情况。如果我们能把这个问题看清楚,会给很多家庭,带来福音。

闲言少叙,你先看下面这段医案故事。
王女士,46岁,是一位服装厂工人。她最近就是经常失眠,越到临睡的时候,心里越是烦躁。躺在床上,一连三四个小时都无法入睡。整宿下来,最多睡两个多小时,而且多梦易醒。
这样的一个状态,持续了近一年了,踏遍了当地几乎所有医院,效果平平。最后,她决定投中医试试。
刻诊,患者脉象沉细,舌淡苔白。细问得知,她长时间有乏力、畏寒、四肢冰凉、食欲不振等症状。
辨证为阳气不足型失眠,开方如下:
附子、干姜、炙甘草、茯苓、酸枣仁。
没错,就这简单5味药。结果,患者服用一周后,睡眠开始有所改善,畏寒、乏力减轻。继续调理两周,症状基本消失,睡眠恢复正常。
什么道理呢?
从这个医案里,我们能感受到患者的问题十分典型,就是阳虚不寐。
阳气不足,导致心神不安而失眠。阳气亏虚薄弱,阴不能纳阳,所以阴阳失交而不寐。
所以,患者失眠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一个补阳。
方中,附子和干姜温阳散寒,针对阳气不足;炙甘草调和药性,补益脾胃;茯苓健脾安神,酸枣仁养心安神,直接改善失眠。
这就是基本的用药思路。
说到这里,我忽然想起了好多年前,我和一位三甲医院老院长之间的谈话。那个院长告诉我,中国人目前最大的健康问题,在于阳虚。当时,我还不信。后来,我确实是信了。
阳虚导致的失眠,目前已经越来越常见了。这也就提示我们,今后面对患者睡眠障碍的时候,应该有意识地想到阳虚的问题,而不能总是用常见的心脾不足、肝胆火旺、心肾不交等思路来衡量。
大家明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