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离世患者日益增多!医生反复提醒:少吃甜食,多吃这些粗粮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眼看着糖尿病患者离世的新闻越来越多,是不是意味着糖尿病真的那么难控制?
作为一个在医院里干了几十年的医生,我见过太多患者,刚查出血糖高的时候并不当回事,总想着控制一阵就好,可一旦出现并发症,往往就收不住了。
有些人甚至到了晚期,还天天想着吃点甜的解馋,却不知道这些习惯正一步步在加速身体的崩溃。
那么,糖尿病患者要注意哪些饮食呢?

甜食
很多糖尿病人其实并不是那种一口气吃好几块蛋糕的人,他们更像是平时不吃,一吃就放纵的类型。
有一个退休的电工,平时嘴挺严,控制得也还行,但家里只要有红枣、蜜饯、糖炒栗子这些,他就忍不住,一吃就是一大把。
他以为自己平常没吃什么糖,偶尔放松一下没关系。结果就是,血糖波动剧烈,身体根本没法适应,血管受损很快,糖尿病肾病和视网膜病变也随之找上门。
甜食的问题,不光在于它让血糖一下升上去,更可怕的是,吃了甜食后血糖的反应具有滞后性,也就是表面上你可能测得血糖并不高,但过了几个小时,身体的胰岛功能要为这段高峰拼命补偿。
等胰岛细胞负担过重,它就不干活了,甚至直接辞职。
很多研究已经提示,血糖波动比单纯的高血糖更容易伤害血管和神经系统,像这种一顿甜食拉高的隐形高血糖,是糖尿病控制最大的障碍。
所以有时候,不是你吃糖的当下出问题,是你吃完几个小时之后,身体还在为这一顿买单。
想想看,一个系统已经疲惫不堪了,你再突然扔进一堆工作,它能不出故障吗?
燕麦
很多糖尿病患者一听说燕麦好,立马就去超市拎两袋回来。
问题是,他们拿的不是原粒燕麦,而是那种泡一泡就软了的速溶麦片,里面不仅添加了香精和糖分,还因为加工太精细,血糖升得比白米饭还快。
真正对血糖有帮助的,是原粒的燕麦仁,煮起来麻烦是麻烦了点,但对身体的稳定作用可不止一点点。
燕麦含有β-葡聚糖,这种成分是水溶性膳食纤维中的明星,进到肠道里后,会像海绵一样吸水膨胀,形成一层屏障,拖慢葡萄糖的吸收速度,不让血糖蹭地一下往上冲。
有研究指出,长期食用含有这种膳食纤维的食物,能显著降低餐后血糖波动的幅度。
一个在银行上班的女客户,之前血糖一直在边缘线上,后来我建议她每天早餐吃点原粒燕麦,配一点鸡蛋、青菜,一个月后餐后血糖明显变得平稳,连整天疲乏的感觉也改善了不少。
不过原粒燕麦得熬煮时间长,很多人嫌麻烦,我通常建议提前一晚泡好,第二天用电饭煲蒸煮,再加点胡萝卜丝或者山药块,既丰富口感,也让升糖速度更慢。
荞麦
荞麦这个东西,很多人都见过,但吃法不对效果就出不来。
很多人吃的是荞麦面条,甚至是掺了很多小麦粉的假荞麦面,吃完还自我感觉良好,心想我可是吃了粗粮的。
但荞麦的营养在外壳,最好的吃法是吃荞麦米,也就是没被打碎、没混杂其他淀粉的那种全粒荞麦。
荞麦里含有芸香苷这种天然成分,是很少见的植物类黄酮,它对于血管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尤其对糖尿病患者那种脆弱、容易破裂的微血管,有一定修复能力。
不只是降血糖,它更重要的是在血管健康这条线发力。
一个做外卖送餐的中年人,脚趾末端开始出现轻度坏死,查出糖尿病后整天愁眉苦脸,后来他妻子每天晚上给他做荞麦饭,加绿叶菜,吃了两个月,脚的颜色逐渐恢复正常,医生都说反应不错。
不过荞麦吃多了会燥热,有些人肠胃敏感,容易放屁胀气,我建议最多每周吃三四次,而且最好和其他米粮混合着吃,比如和糙米、小米一起焖,这样更容易消化。
糙米
糙米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是最健康的代表,颜色偏黄,咀嚼感强,看起来就比白米饭踏实。
没错,糙米保留了胚芽和米糠层,膳食纤维含量高,也富含B族维生素,对糖尿病人确实有好处。
但问题是,糙米不好煮、口感差、容易胀气,很多人一两次尝试后就放弃了。
糙米对血糖的好处,在于它的淀粉结构更加紧密,不容易被分解吸收。
研究发现,长期用糙米替代精白米的人,空腹血糖值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波动幅度会更小,而且还可能降低胰岛素抵抗的风险。
一个每天早出晚归的厨师,改用糙米饭盒带去餐厅吃,一段时间后他的血糖数据比以前更稳定,连餐后犯困的症状也少了。
不过糙米有个问题就是难熟,建议提前泡足水,最好用电饭煲多煮10分钟,或者直接做成什锦粗粮饭,混点黑米、红豆、小米,不但增加口感层次,也能减少单一粗粮带来的肠胃不适。
糖尿病患者吃粗粮,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把白饭换成糙米那么简单。粗粮选得对、吃得对、煮得对,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
粗粮不是万能药,但它是帮助血糖平稳的好帮手。不讲方式方法,反倒会越吃越糟。
我们不能只盯着食物的健康标签,更要关注它在我们身体里的真实反应。用对了粗粮,是帮身体修路;用错了,是在堵路。
糖尿病这个病,说到底就是管住嘴的学问,可不是一句少吃糖就能解决的。吃得细一点,想得深一点,活得久一点。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糖尿病患者可以多吃的食物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丛媛.应用食物升糖指数为糖尿患者做饮食指导, 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 ,201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