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科 > 糖尿病的源头或已被发现,都认为的水果却未上榜,第一名竟是主食

糖尿病的源头或已被发现,都认为的水果却未上榜,第一名竟是主食

admin3个月前 (04-27)皮肤科25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医生,我到底是怎么得的这个病啊?

一个五十多岁的人,脸色发愁,坐在医院的椅子上,眼神里透着一股无奈。

他说自己身体一直不错,吃得不算太油腻,也没怎么爱吃甜食,怎么就查出来血糖高了?他甚至回忆起这几年,水果也吃得不多,生怕糖分高,可还是没躲过去。

他皱着眉,叹了口气,说自己原本以为糖尿病就是跟糖关系大,可看着检查单上那些指标,反而不确定了,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很多人对这个问题都有疑惑,平时不是很爱吃甜食,也没怎么喝含糖饮料,水果吃得也有限,但血糖还是越来越高。

那到底是什么让血糖失控的?这个问题困扰了很多人,但研究发现,真正让血糖持续升高的,往往不是糖果和水果,而是每天都离不开的主食。

主食是绝大多数人饮食中的核心,尤其在亚洲,米饭、面条、馒头、包子、饺子等等,几乎每顿饭都离不开这些食物。

很多人以为,糖尿病是吃糖吃出来的,其实,糖尿病的核心问题是血糖控制能力下降,而影响血糖的,不仅仅是吃进去的糖,更重要的是碳水化合物的代谢情况。

主食的主要成分就是碳水化合物,进入人体后,会在短时间内分解成葡萄糖,直接影响血糖水平。

如果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血糖就会快速升高,长期下来,身体的胰岛功能就会受到影响,最终导致血糖调节能力变差。

研究数据也证实了这个问题。全球范围内,糖尿病高发的地区,往往是碳水化合物摄入较多的地方。

一项针对亚洲人群的研究发现,那些长期以精细碳水化合物为主食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比摄入较少的人高出40%以上。

美国的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每天摄入高碳水化合物的人群,糖尿病的发生率要比低碳水饮食人群高出两倍以上。

研究还发现,精米白面这类高GI(升糖指数)食物,会导致血糖在短时间内迅速升高,胰岛素分泌处于高峰状态,长时间维持这样的饮食结构,会加速胰岛功能衰退,最终让血糖难以控制。

不过,主食的问题不仅仅在于碳水含量,而是在于它们的加工方式。

现代人吃的米和面,大多经过高度精加工,去除了大部分的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导致碳水化合物被身体吸收得更快,升糖速度更高。

而传统的全谷物,比如糙米、燕麦、红薯等,由于含有更多的膳食纤维,升糖速度会慢一些,对血糖的影响相对较小。

更让人意外的是,除了主食,另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高升糖食物,居然是某些看起来健康的饮品。很多人以为只要不喝含糖饮料,血糖就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但事实上,一些不加糖的饮品,比如某些果汁、奶茶甚至是米粥,都会导致血糖大幅度波动。

果汁的问题在于,它虽然不额外加糖,但天然的果糖含量很高,而且由于缺少纤维,吸收速度极快,进入血液后会迅速让血糖上升。

而米粥这种食物,本质上是把米饭煮得更软烂,淀粉已经部分糊化,进入体内后更容易被消化吸收,比吃整碗米饭升糖还快。

有一个比较典型的实验,研究人员让一组受试者分别食用等量的白米饭和米粥,结果发现,吃米粥的人血糖上升速度明显快于吃米饭的人。

原因就是米粥的淀粉分子结构已经被破坏,消化时几乎不需要额外分解,血糖飙升速度极快。对于血糖已经不稳定的人来说,长期喝米粥,反而可能加重血糖问题。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觉得自己已经控制了糖的摄入,还是难以稳定血糖。

很多时候,真正让血糖升高的,并不是糖果、甜点或者水果,而是看似健康、每天都会吃的主食和某些饮品。

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医生在给糖尿病患者制定饮食方案时,强调要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而不仅仅是少吃甜食。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主食是导致血糖问题的关键因素,那是不是意味着糖尿病患者应该完全不吃主食?

还是说,有更合理的饮食方案,可以在保证营养的情况下,减少血糖的波动?

从研究来看,完全不吃主食并不是一个可行的方案,关键在于如何选择更合适的碳水化合物来源,以及如何搭配其他食物来降低升糖反应。

一些研究表明,适量增加蛋白质和健康脂肪的摄入,比如鱼肉、坚果、豆制品等,可以减缓碳水化合物的消化速度,让血糖变化更加平稳。

而全谷物、杂粮、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也是更好的选择,可以帮助改善血糖控制能力。

从长期来看,想要改善血糖问题,光靠不吃糖是不够的,关键是调整饮食结构,减少精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让身体的血糖调节机制恢复正常。

与其担心水果的糖分,不如先看看每天吃的主食,是否真的适合自己的身体状况。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周美景,王洪,于健,等.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饮食行为紊乱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23,58(08):956-962.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xiaobingzhong.com/?id=49918

“糖尿病的源头或已被发现,都认为的水果却未上榜,第一名竟是主食” 的相关文章

秋冬脱发严重咋办?这些小方法很管用!

秋冬脱发严重咋办?这些小方法很管用!

俗话说树落叶,人落发, 每根头发的生长期约2-4年,每人一天掉几十根头发很正常。而秋冬季节,毛发处于休整期,再加上气温下降,天气干燥,头皮中的油脂较少,因此比其他季节更容易...

人们为什么会脱发?不知道这几点,难怪头发越掉越多

人们为什么会脱发?不知道这几点,难怪头发越掉越多

试问,谁不想拥有一头健康飘逸的长发。然而现实是,很多人都背负着一种无言的痛——脱发。 毛发的生长周期可分为生长期、退行期、和休止期。头发并不是同时生长或脱落,所有头发大约...

梳头可以防脱发,为啥有人却越梳越秃?这6条你踩中了几个

梳头可以防脱发,为啥有人却越梳越秃?这6条你踩中了几个

《延寿书》中曾言:发多梳,则明目去风…… 在我们的头上有很多的穴位,所以每天梳一梳头,对身体是有很多好处的 梳头的好处 1、梳头可疏通血脉,促进头部血液循环,使头发得...

女性雄激素性脱发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

女性雄激素性脱发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

本文来源: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22,38(5) : 481-492. 女性雄激素性脱发(female androgenetic alopecia,FAGA)(ICD-10编码:L...

防止脱发可以试试这些方法

防止脱发可以试试这些方法

发际线后移、发量减少、头发干枯分叉、白头发多,都是很多人心中的痛……不仅影响美观,还可能是健康出现问题的信号。 为什么你的头发 越来越少 据研究,35岁以后,66%的...

解读男性型脱发的原因及治疗

解读男性型脱发的原因及治疗

据中国男性型脱发医疗信息网专家介绍,男性型脱发又称雄激素性脱发,是最常见的脱发类型,占到所有男性脱发的90%以上。 从世界范围看脱发,欧洲是脱发率较高的地区,且欧洲人热衷植发,尽管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