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中成药不宜一起吃(2):祛寒vs清热
上一次已经分析了第一类不宜联合使用的中成药,即感冒药与补益药,我们将其抽象为解表 vs 滋补2个对战功效(查看原文:哪些中成药不宜一起吃(1): 解表 vs 滋补)。今天要讲的第二类不宜联合使用的情况,也可以归纳为2个对战功效,即祛寒 vs 清热。具体是什么内容,听听小编的分析吧。
主题:祛寒 vs 清热
顾名思义,祛寒 vs 清热 就是指在某些中医病证的治疗上,同时服用热性中成药祛寒和寒性中成药清热时,出现的不利于治疗的现象。那为什么两者同时使用,就会不利于治疗?其实,这个原因倒是与药物本身关系不大,而是与患者的机体状态密切相关。一般来看,热性药适用于治疗寒性病证而不适用于改善热性病证,寒性药适用于治疗热性病证而不适用于改善寒性病证,两者的基本界限是明确的。因此,一个适用于热性药治疗的病证,应该是以寒性为主,而这时候使用寒性药,则会造成雪上加霜的效果。同理,一个适用于寒性药治疗的病证,应该是以热性为主,而这时候如果使用热性药,也会造成火上浇油的效果。所以,一般情况下,中医诊疗时,一定会搞清楚患者病证的寒热之性,以对证使用寒热之药。(延伸阅读:看病时中医一定会问的6个问题)
举例来说,这两类中成药可以是:
(1)发散风寒 vs 发散风热
一般而言,治疗风寒感冒的中成药不适用于风热感冒患者,治疗风热感冒的中成药也不适用于风寒感冒患者,也就是说,两类中成药不宜联用。而一旦联用,也就意味着其中有一个药是多余的,甚至是错误的。当然,感冒病情变化快,最初的风寒感冒也有可能很快入里化热,出现热证表现,这时就需要调整用药;或者是风寒感冒,但咽痛比较明显,这时可能就需要有主有次的联合用药。但是,一般情况下,这两类药品不宜一起服用。
(2)温中止泻 vs 清热止泻
除了感冒,在腹泻的治疗上,也需要分清寒热性质后用药,而不宜联合服用多种药品。这是因为,虚寒性腹泻的治疗是采用温中止泻的方法,而湿热型腹泻的治疗则需要采用清热止泻的方法。如果两者联用,也就意味着,要么一个药是多余的,要么对患者的病情还没有足够准确的认识,只是盲目的止泻。这种中成药也有很多,好好看看吧。
(3)温燥化痰 vs 清热化痰
在止咳祛痰时候,也要根据病证的寒热之性选用中成药,而不宜联合服用多种药品。一般来说,清热化痰类,用于治疗黄痰的中成药比较多,而温燥化痰,用于治疗白痰的中成药比较少。在选择时,需要明确辨证后选药,如果只是为了止咳而服用一大堆止咳药的话,很可能见效很慢,症状迁延难愈。所以,止咳化痰的用药也不宜吃一大堆药物。
需要注意的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从理论上看,寒热错杂证的治疗需要寒热药物并用,但是其中的各自分量和君臣配伍是有讲究的,不代表同时吃着寒性中成药和热性中成药就可以了。所以,对于复杂的病证,建议规范就医诊治。而在感冒、咳嗽、腹泻这些轻症的治疗上,则需要分清寒热用药,尽量避免寒热药物对战的情况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