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中成药如何选择?一文告诉你!
随着冬季的临近,普通感冒和流感进入高发期。很多人误以为流感与感冒无异,都是发烧、头痛、咳嗽等症状。实际上,流感并非感冒,两者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
让我们从中医和西医的角度来深入了解流感和感冒的区别。
现代医学中,流行性感冒和疫病与中医的时行感冒相对应,这一概念最早在《类证治裁》中有所记载。流感具有在特定时期内广泛流行、症状相似的特点。《诸病源候论》将其称为时行之气,而《温疫论》为杂气。严重病例被称疫气或疠气。2019年的新冠病毒肺炎在中医学中归类为疫病。《黄帝内经》时期,流感已被识别为伤寒,《难经五十八难》提出了伤寒的五种分类,包括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周礼》中则提出了疫病的概念,强调其不同于一般的伤风、感冒,是一种具有传染性、易于流行的疾病,以发热头痛为主要症状。
至于感冒,这一术语最早出现在北宋杨士瀛的《仁斋直指方·诸风》中,描述了感冒的风邪症状,如发热头痛、咳嗽声重、涕唾稠粘等。元代朱丹溪的《丹溪心法·头痛》首次将感冒作为病证名,后世医家逐渐接受,并沿用至今。感冒通常由外感六淫、时行之邪侵袭肺卫,导致卫表不和、肺失宣肃而发病。感冒四季皆可发生,春冬两季尤为常见。轻者多为伤风、冒风、冒寒,重者则为重伤风。感冒通常预后良好,病程较短,甚至有感冒七日自愈的说法。
病原体和症状
普通感冒:主要由鼻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其症状通常较为温和,包括鼻塞、流涕、喉咙痛以及轻微的咳嗽等。
流感:流感则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包括甲型H3N2亚型、甲型H1N1亚型(pdm09)、乙型Victoria系和乙型Yamagata系等。流感的症状更为严重,可能包括高热(可达39℃-40℃)、剧烈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以及极度疲劳等。流感病毒是引起这些症状的直接原因。
传播性和季节性
普通感冒:传播性较低,无明显季节性,全年均可发生。
流感:传播性强,尤其在学校、菜市场等人群密集场所,有明显的季节性,通常在冬季和春季。
并发症和治疗反应
普通感冒:并发症相对罕见,症状轻微,通常可通过口服感冒药物、充分休息以及对症治疗实现自愈。
流感:流感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如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心肌炎等,治疗通常需要抗病毒药物,并可能需要重症监护。
如何预防
1.关注个人卫生:减少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并保持勤洗手的好习惯。
2.维护呼吸道卫生,遵循咳嗽礼仪:咳嗽或打喷嚏时,应用肘部或纸巾遮住口鼻。在人群密集的环境中,应规范佩戴口罩。
3.接种疫苗: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措施,它能显著减少接种者感染流感和出现严重并发症的风险。通常在接种流感疫苗后的2至4周,人体会产生足够的保护性抗体。
4.流感疫苗类型及用药建议:
在我国,流感疫苗主要分为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两大类。许多人感冒后会选择自行购买药物,但许多药店工作人员可能无法准确区分中成药。
常见感冒症状分类及治疗原则:
感冒通常由风邪引起,并可能伴随寒、热、湿、暑或感染时疫病毒等不同证候。根据患者症状,感冒一般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风寒感冒:多见于冬季,治疗原则为辛温解表。
风热感冒:多见于春夏两季,治疗原则为辛凉解表。
暑湿感冒:多见于夏秋两季,尤其是夏季,治疗原则为清暑祛湿。
时行感冒(流行性感冒):症状较重,传染性强,四季均可发生,冬春两季常见。
体虚感冒:多见于体质虚弱者,特征为反复感冒,治疗原则为扶正解表。
风寒感冒
【症状】风寒感冒的典型症状包括:初期感觉明显怕冷,发热症状较轻,可能伴有头痛、无汗、全身不适、关节疼痛、鼻塞、声音嘶哑、频繁打喷嚏、流清鼻涕、咳嗽、痰液稀薄、咽喉痒等症状。辨证的关键在于患者明显感到怕冷,而发热症状可能不明显,甚至表现为低热。
【治法】治疗原则为辛温解表,发散风寒。
【适用中成药】对于风寒感冒,可以考虑以下中成药进行治疗:感冒软胶囊、感冒清热颗粒、正柴胡饮颗粒、九味羌活颗粒、风寒感冒颗粒、荆防颗粒、葛根汤颗粒等。需要注意的是,感冒软胶囊、葛根汤颗粒和风寒感冒颗粒的配方中含麻黄,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应谨慎使用。
风热感冒
【症状】风热感冒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明显,怕冷感较轻,出汗不多,头痛伴有目胀感,咳嗽时痰液呈黄色,咽喉红肿并伴有疼痛,口干想喝水等症状。辨证的关键在于发热明显,体温较高,怕冷感不明显,咽喉红肿疼痛,口渴明显。
【治法】治疗原则为辛凉解表,疏散风热。
【适用中成药】针对风热感冒,以下中成药可供选择:
银翘解毒颗粒:适用于风热感冒,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羚翘解毒丸:具有较强的解毒退热效果,适合风热感冒热证较重者。
桑菊感冒颗粒:药力温和,适用于风热感冒症状较轻者。
风热感冒颗粒:具有明显的利咽止痛作用,适合风热咽痛者。
板蓝根颗粒:可用于病毒性疾病的预防。
维C银翘片、清开灵胶囊、双黄连口服液、银黄颗粒、清热解毒颗粒、感冒清胶囊、连花清瘟胶囊、蓝芩口服液:这些药物均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适用于治疗外感风热毒邪引起的发热和咽喉疼痛。
时行感冒(流行性感冒)
【症状】时行感冒,亦称重伤风,通常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或暑湿感冒病情加重所致。其症状与风热感冒相似,特点为发病迅速、病情严重,主要表现为高热、轻微怕冷或寒战、剧烈头痛、肢体酸痛、疲倦无力等。
【治法】治疗原则为清热解毒,疏风透表。
【适用中成药】
维C银翘片:适用于风热感冒、重感冒、时行感冒,具有良好的退热效果,含有对乙酰氨基酚,请注意避免与其他含对乙酰氨基酚的退热药重复使用。
抗病毒颗粒:风热感冒和病毒性感冒。
连花清瘟胶囊:时行感冒,证属热毒袭肺者。
清开灵口服液:风热感冒、时行感冒、咽炎、扁桃体炎,退热效果显著。
板蓝根颗粒:风热感冒、病毒性感冒及咽喉肿痛。
双黄连口服液:风热感冒、时行感冒、咽痛,有抑菌消炎、解热镇痛的作用。
复方双花口服液:风热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等。
抗病毒颗粒:特别适合热毒上扰、咽喉肿痛明显者,孕妇禁用。
清热解毒颗粒:适用于病毒性感冒,清热泻火功效强,孕妇不宜服用。
体虚感冒
【症状】体虚感冒的症状略同于风寒感冒,以反复感冒为特征,一般多为气虚感冒,主要表现为恶寒发热、头痛无汗、鼻塞流涕、咳嗽痰多、肢体倦怠乏力、咳嗽咳痰无力等症状。辨证要点是患者平常体质虚弱,反复感冒。
【治法】益气解表、理气化痰。
【适用中成药】体虚感冒可选择玉屏风颗粒和参苏理肺丸等治疗。
玉屏风颗粒为扶正解表药,可增强人体免疫力,用于气虚感冒;参苏理肺丸用于体质虚弱者的感冒,可扶正祛邪。
暑湿感冒
【症状】暑湿感冒通常由夏季炎热天气中过度乘凉饮冷,导致阳气被阴寒所抑,进而引发外感风寒和内伤湿滞。其主要症状包括:恶寒发热、头痛头胀、胸膈不适、腹痛肠鸣、恶心呕吐、腹泻、身体疲乏、口淡无味、食欲减退等。辨证的关键在于发病季节为夏季,患者常伴有头昏胀重和胸闷恶心的感觉。
【治法】治疗原则为芳香化浊,和中解表。
【适用中成药】藿香正气口服液(丸、水、软胶囊)是针对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所致的暑湿感冒或胃肠型感冒的常用药物,尤其适用于伴有恶寒发热、胸闷、呕吐泄泻等症状的患者。然而,该药不适用于暑热感冒、风热感冒或湿热霍乱等情况。
来源:南昌市中心医院(八一大道老福山院区) 张文强
通讯员:丁一万子萌 张思维
编辑:熊恕
审校:陈师睿
核发:戴利红
图片: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