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论治】感冒
感冒

感冒,又称伤风、冒风、冒寒。病名出自北宋《仁斋直指方》,该书倡用参苏饮治疗感冒风邪,发热头痛,咳嗽声重,涕唾稠粘。。这里说的感冒多是上呼吸道感染或者流行性感冒,常见病因为六淫、时行病毒侵入人体,以风邪为主,可兼寒热暑湿等。
风寒感冒:风寒外袭、肺气失宣。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塞清涕,周身酸楚,咯痰清稀。舌苔薄白,脉浮紧。治法辛温散表,宣肺散寒。选方荆防败毒散:荆芥、防风、茯苓、甘草、桔梗、柴胡、前胡、羌活、独活、川芎、薄荷、生姜、。 穴位治疗选大椎、风池、曲池、尺泽、肺俞、列缺、合谷等。
风热感冒:风热犯表、肺气失和。发热恶风,微有汗出,头痛口干,咽喉痒痛,咳嗽痰稠。舌尖红,舌苔薄黄,脉浮数。治法辛凉解表,清肺透热。选方桑菊饮:桑叶、菊花、金银花、杏仁、薄荷、淡豆豉、桔梗、连翘、芦根、甘草。穴位治疗选风池、大椎、曲池、外关、鱼际、合谷等。
表寒里热:表寒未解,化热入里;素有内热,复感风寒。恶寒较轻,发热较重,头痛鼻塞,口干或渴,咽痛或肿,咳嗽有痰,痰黄粘稠,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浮滑数。治法解表清里,宣肺疏风。中药治疗方选柴葛解肌汤加减:柴胡、葛根、川芎、白芷、防风、金银花、生石膏、桔梗、牛蒡子、沙参、甘草。穴位治疗选风池、大椎、尺泽、合谷、少商等。
暑湿感冒:夏季闷热,湿度较大。发热恶风,头重如裹,倦怠乏力,心烦恶心。舌红苔白腻,脉洪大。舌苔白腻或黄腻,则为暑邪夹湿之象。治法祛暑利湿。选方新加香薷饮:香薷、扁豆、厚朴、连翘、银花。穴位治疗选肺俞、至阳、阴陵泉、足三里、曲泽、委中等。
秋燥感冒:秋季燥邪,易伤津液。恶寒发热、口鼻干燥,咳嗽少痰,干咳少痰,舌红苔薄白或薄黄。治法宣肺解表,止咳化痰。选方桑杏汤:桑叶、杏仁、淡豆豉、栀子、淅贝、沙参、梨皮。 穴位治疗选风池、列缺、迎香、合谷等。
阳明气分热盛:表证不解,病情发展,或曰阳明热盛,或曰气分热证。壮热面赤,汗出口渴,渴喜冷饮,舌质红苔黄而燥,脉洪大或滑数。中药治疗方选白虎汤加减∶生石膏、知母、连翘、甘草、粳米。穴位治疗选大椎、曲池、商阳、合谷、阳溪、内庭、关冲等。
热入营血:邪热不解,内传营血。高热不退,神昏谵语,手足抽搐,颈项强直,斑疹紫黑。舌质红绛,脉弦数。治法清心开窍,凉血熄风。中药治疗方选清营汤加减:水牛角、生地、玄参、金银花、连翘、黄连、麦冬、丹参。穴位治疗选大椎、曲池、合谷、外关、曲泽、委中、神门等。
(长义堂*王世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