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分“寒热”,吃药别乱选!选对温凉药,好得更快
感冒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小毛病,但同样是感冒,有人怕冷、流清鼻涕,有人却喉咙痛、发低烧——这在中医里,其实是寒感和热感的区别。若不分寒热乱用药,不仅可能无效,还可能加重症状。学会辨别感冒类型,选对温凉属性的药物,才能让感冒好得更快。

先分清:你的感冒是寒还是热?
中医认为,感冒的核心是外感邪气,邪气分寒和热,症状表现天差地别,可从3个关键处判断:
风寒感冒(寒证):多因受凉引起,比如淋雨后、吹空调太久。典型症状是怕冷明显(穿再多也觉得冷)、无汗、流清鼻涕、咳白痰,通常不发烧或只发低烧,喉咙不疼或轻微发痒,舌苔偏白。
风热感冒(热证):多因受热或体内有火引发,比如天气闷热、吃太多辛辣食物后。典型症状是发烧明显(体温常超38℃)、怕风、流黄稠鼻涕、咳黄痰,喉咙红肿疼痛,可能伴有口干、便秘,舌苔偏黄。
再选药:寒感用温性药,热感用凉性药
感冒药物的温凉属性,是对应感冒类型设计的,核心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选反了会适得其反:
1. 风寒感冒:选温性药,帮身体驱寒
风寒感冒的关键是寒气困在体内,需用温性药物驱散寒气,常见药物有:感冒清热颗粒:虽名字带清热,但实际是温性药,能解表散寒、疏风散热,适合风寒感冒初期的怕冷、流清涕。风寒感冒颗粒:直接针对风寒证,能发汗解表、疏风散寒,缓解风寒感冒引起的恶寒、无汗、头痛。荆防颗粒:适合风寒感冒伴有明显头痛、肢体酸痛的情况,可祛风解表、胜湿止痛。
2. 风热感冒:选凉性药,帮身体清热
风热感冒的核心是体内有热邪,需用凉性药物清热泻火,常见药物有:银翘解毒片/颗粒:经典的风热感冒药,能清热解毒、疏风解表,缓解发烧、喉咙痛、黄鼻涕。连花清瘟胶囊:适合风热感冒伴有咳嗽、咽干咽痛的情况,可清瘟解毒、宣肺泄热。桑菊感冒片:偏温和的凉性药,适合风热感冒初期,症状较轻(如轻微发烧、咳嗽)时使用,能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避误区:这2个错别再犯
误区1:发烧就用清热药:风寒感冒也可能低烧,若此时用凉性的清热药,会让体内寒气更重,导致感冒拖得更久。
误区2:随便加补药:感冒期间身体需祛邪,若吃阿胶、人参等温补食物/药物,会困住邪气,反而加重症状(比如咳嗽、痰多)。
感冒虽小,用药却有大学问。记住寒感怕冷流清涕,温性药物来助力;热感发烧喉咙痛,凉性药物能清热,实在分不清时,别凭感觉用药,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师——选对药,才能少遭罪,好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