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私藏的20种中成药!好用不贵,小病小痛在家搞定,建议收藏
谈及中成药,多数人觉得不如西药见效迅速,不过不少中成药应对小病小痛,不但效果稳定,副作用也小,且关键是价格还颇为亲民,这些药不是什么冷门货,大多在药店就能买到,却被很多人忽略。
今天就把医生私下自己都会常用的20种中成药整理出来,每一种都对应明确症状,照着用准没错,记得收藏好!
一、感冒咳嗽类:辨证用药,好得更快
1、风寒感冒颗粒
想必大家都经历过受凉后鼻塞、流清鼻涕的情况,怕冷、全身酸痛、出不了汗,这就是风寒侵袭的表现,《伤寒论》提到:其在皮者,汗而发之,方中的麻黄、紫苏叶正是帮助身体发汗解表的佳品,每次取一袋,用温水冲服,喝完身子会感觉暖和起来,大概三天左右症状就能缓解,服药期间切记避免生冷食物。
2、桑菊感冒片
风热感冒起始之时甚是不适,咽喉干而且疼,流黄色鼻涕,还伴有低热,此药好似给咽喉贴上一层清凉膜,桑叶、菊花是《神农本草经》里记载的清热良物,十分温和不刺激,在饭后服用4到8片,儿童得减半,风热感冒千万不可误用作风寒药,不然病情会更加严重。
3、通宣理肺丸
秋冬时节受凉咳嗽,有白色稀痰且咳不完、还胸闷?此乃风寒束肺之象,《金匮要略》云肺欲辛,该药中杏仁、陈皮可宣肺止咳,且无西药镇咳成分,每日服用2次,每次1丸,用温水送服;孕妇及高血压者需慎重服用。
4、川贝枇杷膏
干咳无痰且喉咙瘙痒难耐?这款膏方是润肺的佳品!《本草纲目》记载川贝润肺化痰之力最优,搭配枇杷叶可清热润燥,舀一勺含于口中,缓缓咽下,喉咙立刻就会感觉舒适,需注意风寒咳嗽且有白痰者不宜使用此膏方。
二、消化不适类:脾胃调好,吃嘛嘛香
5、保和丸
进食过量之后,肚子胀得好似鼓一样,打嗝还有酸腐气息?这就是食积!《黄帝内经》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里头的山楂、神曲专门用来消食化积,比促胃动力药更加温和,饭前服用6到9克,儿童得减少用量,清淡饮食两天,腹胀就能够得到缓解。
6、香砂六君丸
平常时常感没劲头,饭后肚子发涨,大便还稀稀落落的,这是脾虚气滞的征兆,《伤寒杂病论》里着重指出 脾为后天之本,药中的党参、白术能补益气血健脾胃,茯苓可去湿气,调理一段时间就会觉得消化变佳,感冒发烧的时候别吃,急性肠胃炎也不能用。
7、附子理中丸
一吃生冷之物就腹痛腹泻且手脚冰凉?这是脾胃虚寒在搞鬼,《神农本草经》说附子能温中散寒,把它和干姜、白术搭配,可为脾胃配备一件暖衣。饭后用温水送服1粒,并且不要吃生冷寒凉之物,脾胃湿热(口苦、舌苔黄)的人不能用。
8、藿香正气水
夏季出现中暑、反胃作呕,又或是进食不洁拉肚子的状况?此药堪称应急的妙物!《诸病源候论》里提及湿邪困脾则呕泻,藿香、紫苏可以祛湿解表,需留意是口服而非外用,其中含有酒精,开车的人士可挑选无酒精的款式,孕妇得慎重使用。
9、木香顺气丸
情绪不佳便会胸闷腹胀、频繁打嗝?此乃肝气郁结累及脾胃所致!此药中的木香、砂仁可疏肝理气,陈皮能健脾和胃,每日服用2次,每次服6克,于饭后服用,服药时切勿生气,否则药效会受影响。
三、失眠头痛类:对症调理,睡得香不头痛
10、枣仁安神颗粒
夜晚辗转难眠且常做梦、健忘吗?此乃心血不足所致,《难经》云:心藏神,酸枣仁、丹参可补心安神,并无含镇静成分的西药,于睡前冲泡一袋,饮用后易于入眠,肝火过旺(急躁且口苦)者不宜使用。
11、川芎茶调丸
风寒引起的头痛确实叫人不适,头部连着脖颈都痛,只要吹风疼痛就加重,《神农本草经》里记载川芎 主中风入脑头痛,可搭配白芷、羌活来疏风止痛,饭后用清茶送服6克,清茶可以清脑袋,而风热头痛也就是高烧、剧痛的时候不能用。
12、天王补心丹
熬夜后出现心悸、口干、失眠的状况?这就是心阴亏虚所引发的,《金匮要略》注重滋阴养心,该药物里的熟地黄、麦冬可以滋阴补血,每天服用2回,一回9克,要留意里面含有朱砂,不能长期大量服用,脾胃虚寒、大便稀软之人得慎重使用。
13、正天丸
偏头痛、紧张性头痛常常反复发作?此药可疏风活血、通络止痛,川芎、当归均为能活血之佳品,按说明书服用,孕妇及哺乳期女性不可用,高血压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四、日常小毛病类:精准应对,不用跑医院
14、槐角丸
痔疮便血、肛门灼热?这是血热引起的。《本草纲目》记载槐角清肠疏风,凉血止血,搭配地榆、黄芩能缓解痔疮肿痛。每天2次,每次6g,脾胃虚寒(大便稀溏)的慎用,痔疮脱出严重的要就医。
15、金匮肾气丸
中老年人腰膝酸软、手脚冰凉、夜尿多?肾阳不足了。《黄帝内经》说肾为先天之本,附子、桂枝能温补肾阳,熟地黄滋阴。每天2次,每次6g,1个月为一个周期,阴虚火旺(手足心热)的禁用。
16、云南白药气雾剂
若不小心磕碰或扭伤,出现红肿疼痛状况?此药可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直接将其喷于受伤之处,每日喷3至5次,需留意勿喷于破皮之处,孕妇不可使用,过敏体质者需谨慎使用。
17、牛黄解毒片
牙龈上火疼痛、口腔长疮、便秘吗?这款药清热泻火颇为有效!其中的人工牛黄、雄黄可清热解毒,按说明书服用,勿久服否则会损伤脾胃,孕妇不可使用。
18、归脾丸
脸色发白、易觉劳累、月经量少?或许是气血两虚所致,《神农本草经》言党参可补中益气,与黄芪、当归同用能补气养血,每日服用两次,每次9克,感冒发烧时勿服,痰湿较重(舌苔厚者)需慎用。
19、板蓝根颗粒
流感季节预防感冒,或喉咙轻微肿痛?板蓝根能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冲温水服用,每次1袋,每天3次,脾胃虚寒(容易腹泻)的别多喝,不然会拉肚子。
20、小柴胡颗粒
感冒后期低烧不退、口苦咽干、胸闷?这是少阳证的表现。《伤寒论》的经典方剂,柴胡、黄芩能和解少阳。每天3次,每次1袋,风寒感冒初期别用,不然会加重病情。
最后说几句真心话
这些中成药有不错之处,但并非所有病症都能医治,用药之前需对照症状,查看说明书,不对症的话不可服用,孕妇、儿童、患有慢性病(诸如高血压、糖尿病)之人以及过敏体质者,最好在咨询医生之后再使用。
家里准备一个小药箱,放一些常用物品,可以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小毛病;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者比较严重,一定要及时就医,千万不要硬扛。希望这篇分享能对你有所帮助,既节省开支,又减少烦恼,遇到小问题自己就能妥善处理!
特别声明:医药科普,仅供参考。如有不适,线下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