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科 > 头皮上总能摸到疙瘩和脓包?或暗示4种疾病,别不当回事

头皮上总能摸到疙瘩和脓包?或暗示4种疾病,别不当回事

admin11个月前 (12-07)皮肤科41

26岁的姜先生,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头上长了一层黄豆大小的红疙瘩,有的疙瘩上还带有白色脓头,肿痛瘙痒。

1周前,姜先生感觉头上的疙瘩较前明显增多,头皮也越来越痒,遂来医院皮肤科就诊。

就诊时,查体可见姜先生的头部有散在分布的脓疱,数量多,有的融合成片。

问诊过程中,了解到姜先生平素喝水很少,口不干不苦,便秘,大便燥结,舌质红,苔白,最终被诊断为毛囊炎

针对姜先生的病情,医生为其开具口服抗生素及局部外用抗生素软膏进行治疗,且叮嘱避免对伤口的局部进行搔抓。

医生提醒:头皮毛囊炎是化脓性球菌侵犯毛囊口周围的一种炎性改变,毛囊炎初起为红色充实性丘疹,以后迅速发展成丘疹性脓疮,脓疮可自行吸收或破溃、结痂、脱落,一般不留疤痕,但反复发作的毛囊炎,可能引起秃发,部分头皮毛囊炎可以成片出现,出现疖或痈,导致局部的瘢痕性脱发。

生活中,头发和我们相生相伴,看上去很好打理,但又存在各种小问题,有的头皮爱出油,有的毛发干枯,有的头发脱落严重,还有的头皮时不时长疙瘩和脓包……三千发丝,各有各的苦恼!

头发什么样,毛根、毛干说了算

头发是由表皮的角质形成细胞角化而成的特殊组织,从组织结构来看,毛发由毛干、毛根和毛囊三部分组成。

露出来的部分是毛干,也就是看得见的头发丝,长出来后无法再吸收人体的营养。

毛囊是头发生长的地方,分为上、下两部分,其中上部又分为漏斗部和峡部,下部分为球部和茎部。

而毛根位于表皮下,其根部与毛囊下部称为毛球的结构相连接,毛根的质量决定了新生的头发的发质。

头发的生长并不是连续不停的,而是周期性的。

头发从毛囊内长出到脱落,大致分为4个阶段,即生长期、衰退期、休止期和脱落期,正常情况下每天都会有掉头发的现象,但是数量比较少。

如果出现头发油腻、脱落等问题,可能与脂溢性毛囊炎、毛囊萎缩有关。

头皮上总长疙瘩和脓包,警惕4种疾病

01毛囊炎

毛囊炎即头发毛囊发炎了,是皮肤科常见病,因为整个毛囊受到感染引发的化脓性炎症。

一般分为生理因素和病理因素造成,其中病理因素可能是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真菌感染,而真菌性头皮毛囊炎较常见于糠秕孢子菌感染。

毛囊炎初期,可见头皮毛囊处有红色丘疹,丘疹中心可见毛发贯穿,多伴有瘙痒。

若早期未进行控制,顶端可迅速化脓形成脓点,伴有周围头皮红肿;之后,脓点可破溃排出少量脓液,严重时有脓血,可出现疼痛。

头皮毛囊炎以药物治疗为主,可遵医嘱外用莫匹罗星软膏、酮康唑乳膏等。

在饮食生活上要注意尽量避免辛辣、刺激、油炸、油腻食物,平时不要抠挤、刺激,注意头部卫生,避免进一步感染加重。

02脂溢性皮炎

头皮脂溢性皮炎好发于皮脂腺分泌较旺盛的部位,当头皮毛孔分泌油脂过多时,易导致毛孔堵塞,出现痘痘,如果把痘痘抠破了,就容易引起皮炎。

头部脂溢性皮炎的典型皮损表现为边缘清楚的暗黄、红色斑片或斑丘疹,表面被覆油腻性鳞屑或痂皮,自觉的症状是不同程度的瘙痒。

很多人可能存在认识误区,觉得头皮出油是清洗不够,所以每天都洗头,结果导致水油平衡偏移,皮脂分泌会越来越多。

头皮出油过快可用清水冲洗,当慢慢习惯皮脂分泌后,也会有自我反馈调节功能,过一段时间以后,头皮反而会没有油,所以一定要避免过度清洗,以免导致脂溢性皮炎越来越严重。

另外,患者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如辛辣、油腻食物要少吃,熬夜对脂溢性皮炎影响也很大,也需要避免。

03头皮银屑病

头部是银屑病好发的部位,头皮银屑病是一种发生在头皮上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疾病,其特点是散在或者弥漫性分布的边界清楚的暗红色的斑块,其上覆有比较厚的鳞屑,常常瘙痒很明显。

头皮银屑病可以是全身性银屑病的一部分,或者是头皮是患者唯一受累的部位。

患者最早表现为片状红斑,前发际和耳部为常见发病部位,红斑上覆盖有小鳞屑,鳞屑舒展开后,头发呈束状。

因此,银屑病的判断,需注意有没有红斑、有没有鳞屑、有没有束状发。

有些患者会把脂溢性皮炎误认为是银屑病,二者主要区别是束状发

如果患者没有束状发,只有淡淡的红斑,有少许的鳞屑,为脂溢性皮炎,所以患者应当去专业医院就医确诊。

头皮银屑病,一般可通过外用药物、系统治疗药物、生物制剂、光疗、浴疗等方法进行治疗。

04头癣

头癣是真菌感染头皮与毛发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分为白癣、黑点癣、黄癣与脓癣,致病菌包括许兰毛癣菌、犬小孢子菌、紫色毛癣菌等。

主要表现为头顶部位白色的鳞屑,有炎症性的丘疹,头发的脱落的情况,有的容易合并细菌感染或者形成一种永久性的瘢痕,出现脱发。

头癣主要是通过传染而得,一般可分为直接感染和间接感染。

头癣可通过直接接触头癣患者或有病的动物,如猫、狗等,通过头对头的接触传染,如当孩子与患有头癣的宠物接触后,就可能感染头癣。

另外,头癣还可以通过间接方式感染,如使用过头癣患者用过的梳子、理发工具、帽子等物品,或使用了被头癣患者污染的床单、枕巾等床上用品,都有可能被感染头癣。

做好这4件事,健康养护头皮

1.不要抠头皮

无论是抓还是摸头皮,都容易让细菌跑到头皮上,从而引起或加重痘痘感染,让痘痘变得红肿疼痛。

如果头皮里的痘痘、脓包严重,并伴随出现脓液、瘙痒、疼痛等症状,影响到日常生活时,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由医生明确具体病情后,再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2.正确洗发护发

保持头发的清洁是保持头发健康的关键,但洗头不是越频繁越好

油性头发需要选用可以去除过多油脂的洗发剂,而个人可以根据所在地的环境、气候等酌情决定洗发的次数,一般来说,每周清洗头发1~2次即可

洗发时水温最好在35~40℃,太冷的水无法有效洗去头皮上的油脂,而太热的水会刺激头皮并过度清洁油脂,导致发质受损后易断裂或毛躁。

另外,在洗发时可以加用少量护发素,从而达到加强头发保健的目的。

因为护发素可以使头发表面光滑、湿润,减低头发的静电性,使头发的体积略增加,易于梳理,增加头发的弹性。

在使用护发素时,需要注意不要抹到头皮上,护发素一旦抹到头皮上,可能会导致头皮毛孔堵塞,引起脱发。

那么,如何正确洗发更养发呢?

将洗发水置于掌中加水搓揉至起泡,或是将洗发水加水调和后使用。将泡沫涂抹在发际线内,使头发充分浸润。用指腹轻柔搓洗后,再用温水冲洗,保证无泡沫残留。护发素涂抹需离头皮1~2厘米,稍等片刻冲洗即可。

3.避免频繁烫发

烫发剂里面的成分主要就是一些化学试剂会损伤头发的毛鳞片,引起头发干枯分叉,而且对头皮也会产生刺激性,可能会引起毛囊炎症。

还有些患者可能对烫发过程中使用的化学药水或染料过敏,易导致头皮红肿、瘙痒、疼痛等不适症状,严重时可能会引起头皮糜烂、渗出。

此外,如若频繁烫发还可能导致发根松动,使头发容易脱落,严重时可能会导致毛囊损伤或坏死,导致脱发,头发不会再生。

4.日常饮食均衡

日常饮食要均衡,多吃富含维生素的瓜果蔬菜,因为头发的成分是角蛋白或者含有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等。

如果缺乏微量元素蛋白质,头发就会变黄或者分叉,平时可以多吃含维生素b6、维生素e的食物,可以促进头发生长,预防白发,如花生、香蕉、蜂蜜、鸡蛋类或动物肝脏等。

如果是想养发生发护发的话,主要以维生素a或铁质的食物为主,可以多吃动物肝脏、黑芝麻、黑豆、蛋黄、海带、菠菜、红萝卜等。

此外,平时还应该注意尽量少吃甜食、油炸、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炸鸡、辣椒、芥末、酒等。

头皮头皮护理秘笈头皮上总是长疙瘩或是这3种疾病头皮上抠下来的小颗粒是什么

@有来医生,掌握更多健康、情感心理科普知识,有健康,享未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xiaobingzhong.com/?id=9405

“头皮上总能摸到疙瘩和脓包?或暗示4种疾病,别不当回事” 的相关文章

你脱发严重,有可能是这6个原因导致的

你脱发严重,有可能是这6个原因导致的

如今地中海秃顶不再是中老年人的问题了,也不再是用脑过度的博士后才有的专利,越来越多的90后开始遭受着脱发危机。 掉发≠脱发 很多人会发现自己...

脂溢性脱发是一种什么病?有哪些应对的方法?

脂溢性脱发是一种什么病?有哪些应对的方法?

脂溢性皮炎是一种皮肤疾病,是指皮肤的油脂分泌过多而引起的,患病后会出现皮肤有油腻的痂皮或者鳞屑现象。 脂溢性皮炎是由多种因素所导致的,精神因素、疾病因素、遗传因素、免疫因素、感染因素...

头发大量出油并脱发很困扰?这里有几条建议帮你忙

头发大量出油并脱发很困扰?这里有几条建议帮你忙

你的头发容易油吗?天儿稍微一热,头发爱出油的人头发就会油上加油,有的人会开玩笑说,你的头发油的可以炒盘菜了。这样的头发出油严重,不但会产生一股难闻的气味,还会导致脱发的发生,会影响个人的形象...

熬夜带来的脱发,能否通过恢复改善。看网友回答恍然大悟。

熬夜带来的脱发,能否通过恢复改善。看网友回答恍然大悟。

各位读者大大在阅读之前,动动你们发财的小手评论,点赞,关注哦!。不知道各位读者大大怎么看,欢迎各位在评论区讨论哦!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各大网友的回答。 脱发是每个人都会困扰的问...

很多妈妈哺乳期脱发,原因竟是因为这……

很多妈妈哺乳期脱发,原因竟是因为这……

读者:我是一位新手妈妈,宝宝出生后,我发现家里到处都是我的头发,为此,我还剪了短发,但脱发问题还是很严重,请问这是什么...

一味药上见功夫,肥五脏!上治脱发,下治便秘,中养肝血

一味药上见功夫,肥五脏!上治脱发,下治便秘,中养肝血

今天想跟大家说的是松子仁。 什么是松子仁? 顾名思义,就是松科乔木红松等的种仁,在东北多产。 果实成熟以后采收,晒干,去掉硬壳,取出种子来用。 松子仁,很多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