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讲堂】“荨麻疹”不寻常,了解预防不沾惹!

主持人:荨麻疹是什么?
荨麻疹俗称风疹团,是一种常见的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的过敏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大小不一的红斑性及局限性水肿性反应,常伴瘙痒,其基本病变为皮肤黏膜的毛细血管暂时扩张和渗透性突然增加。

主持人:荨麻疹是因为长期不洗澡、不注意卫生引起的吗?
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定期清洁、注意卫生,但这些生活习惯不会诱发和避免荨麻疹的发生。实际上,荨麻疹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没有完全研究清楚,目前公认该病的发病机制可能涉及感染、变态反应、自身反应等机制,而这些机制引起肥大细胞活化并脱颗粒,释放组胺、白三烯、前列腺素等众多炎症因子,从而引起荨麻疹。
所以并不是人们认为的出现荨麻疹就是因为不注意卫生引起的。

主持人:如何诊断荨麻疹?
我们一般从临床表现来看,荨麻疹的基本损害为皮肤出现风团。常先有皮肤瘙痒,随即出现风团,呈鲜红色或苍白色、皮肤色,少数患者有水肿性红斑。风团的大小和形态不一,发作时间不定。风团逐渐蔓延,融合成片,由于真皮乳头水肿,可见表皮毛囊口向下凹陷。风团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少数可延长至数天后消退,不留痕迹。皮疹反复成批发生,以傍晚发作者多见。风团常泛发,亦可局限。有时合并血管性水肿,偶尔风团表面形成大疱。
部分患者可伴有恶心、呕吐、头痛、头胀、腹痛、腹泻,严重患者还可有胸闷、不适、面色苍白、心率加速、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呼吸短促等全身症状。

主持人:荨麻疹有哪些类型?
荨麻疹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分为不同的类型。比如按照发病时间划分,分为急性荨麻疹和慢性荨麻疹,具体的时间点是六周,在六周以内称为急性荨麻疹,超过六周并且每周发作超过两次,称为慢性荨麻疹。按照病因或者荨麻疹具体的表现形式划分,分为以下几类:着凉之后诱发的荨麻疹称为寒冷性荨麻疹;青春期的年轻人在剧烈运动或者在吃很烫的食物时,诱发的荨麻疹称为胆碱能性荨麻疹,是由于胆碱能神经递质异常释放导致。
部分患者平时没有异常表现,可能只有瘙痒,没有皮疹,但是在皮肤上划一道,划过的地方就会鼓起,称为人工荨麻疹,又称为皮肤划痕症阳性;血管神经性水肿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荨麻疹,会在皮肤比较疏松的地方,比如眼睑、嘴唇,或者外阴,发生水肿,这种荨麻疹会比一般的荨麻疹消退得慢一些;日晒以后也可以诱发荨麻疹,称为日光性荨麻疹。所以荨麻疹的类型非常多。

主持人:如何治疗荨麻疹?
荨麻疹的类型不同,病因也是有所不同的。急性荨麻疹一般是由过敏,包括食物、药物、接触物过敏导致,感染也可以导致,首先要寻找病因,在祛除病因的同时进行抗过敏治疗。如果症状比较重,可以采取糖皮质激素配合抗组胺类药物进行脱敏治疗。
如果是慢性荨麻疹,也要先排除病因,看体内是否存在慢性感染灶、有没有自身免疫性的疾病,如红斑狼疮、甲状腺病等问题。在积极治疗基础病的同时,如果还有荨麻疹的持续存在,再采用抗组胺类药物进行缓解症状治疗,经常服用的有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枸地氯雷他定,或者是西替利嗪分散片、左西替利嗪口服液等药物。
在这里真的是郑重的跟广大人民群众,一定要去正规的医院看医生!很多人在患病后的第一反应不是去医院接受正规治疗,而是选择在药店买一些治疗皮肤病的药物。这样自行用药,往往会因药物使用不当,延误病情或导致疾病反复发作,错失最佳的治疗时机,所以一定要去正规的医院规范诊疗!

主持人:生活中如何预防荨麻疹?
饮食习惯注意:饮食后有荨麻疹发生的人群应注意避免经常进食容易导致过敏的食物,例如海鲜、蛋类食物、香料、调味品等;
环境因素注意:慢性荨麻疹的出现与寒冷、炎热、蚊虫叮咬、动物皮毛和皮屑、花粉等相关,有荨麻疹发生的人群应避免冷热刺激以及环境中生物因素的影响。
药物因素注意:因为其他疾病服用药物时,应了解,或向医师询问药物的性质,了解药物是否会引起荨麻疹症状出现,此类药物需要谨慎使用。
身体因素注意:建议积极锻炼身体,提高机体抵抗能力,避免病毒、细菌、寄生虫等微生物的入侵,一些慢性荨麻疹是身体受到微生物入侵导致感染后出现的。另外一些疾病如胃肠疾病、代谢障碍、内分泌疾病等也会引起皮肤不良症状,并演变成荨麻疹。出现了荨麻疹后,应避免过度的抓挠、使用肥皂等错误的做法。过度的抓挠和使用肥皂等碱性洗涤剂均会加重病情。
温县融媒体中心记者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