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科 > 五淫痹中寒痹的中医辨证治疗

五淫痹中寒痹的中医辨证治疗

admin10个月前 (12-11)皮肤科17

天气渐渐转凉,关节疼痛的病人日渐增多。有的是膝关节,有的是手指关节,还有的是肩、肘、踝关节。那些疼痛较甚者,怕冷怕得厉害的,可能就是我们中医上所说的寒痹。有人问:寒痹怎么治疗呢?今天刘医生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寒痹的治疗。

首先看一下我们的先人对寒痹的治疗认识。自古以来我们古人就遵循寒者温之的原则,温经祛寒为其主要治则,《黄帝素问宣明论方·诸证门》说痛痹治疗宜通气温经。《景岳全书·风痹论证》说痹证之寒胜者,但察其表里俱无热证,即当从温治之。明·李中梓《医宗必读·痹》对寒痹治疗作了很好的概括:治痛痹者散寒为主,疏风燥湿,仍不可缺,大抵参以补火之剂,非大辛大温,不能释其凝寒之害也。这就提示我们看病时要辨清所兼病邪的性质并结合不同的体质,进行辨证论治。可以才用:温经散寒,祛风散寒,温阳散寒,温补脾肾,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等等。

《圣济总录·痛痹》指出:治宜通引营卫,温润经络,血气得温则宣流,自无壅阏也。清·顾靖远《顾松园医镜·痹》中说:虽云痛无补法,然病久痛伤元气,非补气血不可,参芪白术地黄之属,随宜用之。《医醇賸义·痹》也认为痛痹宜调养气血,温通经络。这就提示我们:调养气血也是治疗寒痹重要的法则。因为气血得温则宣流,痹阻易通。

根据以上原则我们可以从病机上分证论治。

一、寒凝痹阻证

临床症见:肢体关节冷痛,痛有定处。疼痛剧烈如刀割,甚则关节不能屈伸,得温则减、遇寒加重,昼轻夜重,形寒肢冷。舌质淡,苔白。脉弦紧。

治疗上就应该:温经散寒,通络止痛。

代表方药: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组成:麻黄、制附子、细辛加制川乌、制草乌、干姜、桂枝、炙甘草为基础。痛偏上肢者加羌活、威灵仙、千年健;痛偏下肢者加独活、川牛防己;痛偏于腰者加桑寄生、杜仲、川续断、淫羊藿。

二、风寒痹阻证

临床症见:肢体关节冷痛,痛无定处。遇寒痛增,得热痛减,局部皮色不红,触之不热,关节屈伸不利,恶风畏寒。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紧,或弦缓,或浮。

治疗上就应该:祛风散寒,温经通络。

代表方药:乌头汤(《金匮要略》加减。方中川乌头、麻黄、黄芪、白芍、炙甘草、蜂蜜、防风、桂枝,共奏祛风散寒、温经通络之功效。若风盛者加羌活;痛以上肢为主者加威灵仙、用芎:;痛以背腰为主者加杜仲、桑寄生、川续断;痛以膝踝为主者加独活、川牛膝。

三、寒湿痹阻证

临床症见:肢体关节肌肉冷痛、重着,痛有定处。痛处肿胀,屈伸不利,遇寒痛增,得热则减,昼轻夜重。舌质淡胖,苔白腻。脉弦紧,弦缓或沉紧。

治疗上就应该:散寒祛湿,温经通络。

代表方药:附子汤(《伤寒论》)加味。组成:附子、白术、白芍、茯苓、肉桂、细辛、川椒、独话、秦艽,诸药合用,共奏散寒祛湿、温经通络之功。若痛甚者加乌头;湿重者加薏苡仁、苍术。若寒湿袭于经络而痛,肢体不能屈伸宜活络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若寒湿相搏,攻注腰腿疼痛,行步少力,筋脉拘急宜趁痛散(《杨氏家藏方》);若寒湿相搏,血郁经络作痛者宜麒麟竭散(《名医指掌》)。

四、风寒湿痹证

临床症见:肢体关节肌肉冷痛、重着,痛无定处。关节肿胀,屈伸不利,遇风寒或气候变化疼痛加剧,得温则减,恶风畏寒。舌质淡或黯淡,苔薄白或白腻。脉浮紧,或沉紧、弦缓。

治疗上应该:祛风散寒,利湿通络。

方药:蠲痹汤(《医学心悟》)加减。处方组成:羌活、独活、秦艽、海风藤、桂心、细辛、苍术、乳香、木香、川芎、当归、桑枝、甘草,全方共奏祛风散寒、除湿通络之功,若痛甚者加威灵仙、防己;风偏盛者加防风;寒盛者加附子;湿盛者加防己、薏苡仁、萆薢。

五、阳虚寒凝证

临床证见:肢体关节冷痛,畏寒。肢体抬举无力,屈伸不利,四肢欠温,神疲乏力,小便清长。舌质淡,苔白,脉沉迟无力。

治疗上就应该:温阳散寒,解凝宣痹。

代表方药:阳和汤(《外科证治全生集》)加减。处方组成:鹿角胶、炮姜、桂枝、熟地、麻黄、白芥子、制川乌、甘草,全方共奏温阳散寒、解凝宣痹之效。

六、脾肾阳虚证

临床证见:肢体关节肌肉冷痛,四肢不温,便溏。活动后疼痛加重,静卧则舒,畏寒喜暖,神疲乏力,面色晄白,腰膝酸软,小便清长。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沉迟无力。

治疗上应该:温补脾肾,壮阳通络。

代表方药:消阴来复汤《校注医醇賸义》)加减。处方组成:鹿茸、枸杞子、菟丝子、补骨脂、狗脊、怀牛膝、制附子、肉桂、干姜、小茴香、独活、当归、熟地、川芎,诸药共用,具有温补脾肾、壮阳通络作用。

七、寒凝血瘀证

临床症见:肢体关节肌肉冷痛、刺痛,疼痛剧烈,痛处固定。关节僵硬不可屈伸,逢寒加剧,得热痛减,昼轻夜重,皮色黯紫。舌质淡黯有瘀点,苔白。脉弦紧。

治疗上应该:温经散寒,活血化瘀。

代表方药:乌头汤(《金匮要略》)合身痛逐瘀汤(《医林改错》)加减。处方组成:川乌头、麻黄、黄芪、白芍、甘草、蜂蜜、桃仁、红花、当归、川芎、五灵脂、制没药、川牛膝、地龙、秦艽、羌活,两方合用,诸药共奏温经散寒、活血化瘀之效。若痹痛以肩肘等上肢关节为主者加威灵仙、姜黄、白芷;痹痛以膝、踝等下肢关节为主者,加独活、防己;痹痛以腰背为主者,加杜仲、桑寄生、续断、淫羊藿;痹痛日久,气血不足者,加党参、白术、鸡血藤。

若阳虚血瘀,见骨节刺痛,关节僵硬变形,形寒肢冷,腰膝酸软,便溏,舌淡黯苔白,脉沉涩者,宜温阳祛寒、活血通络。方用附子汤(《伤寒论》合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加减;若兼痰者,见关节顽麻,甚则变形,皮下痰核结节,宜合导痰汤(《校注妇人良方》)加减。

以上为寒痹的常见病证分型论治,在临床上远比这些跟复杂。

治疗上还可以针灸疗法、食疗、外治法等等。

至于寒痹的预后有这样的特点,寒凝痹阻、风寒痹阻、寒湿痹阻及风寒湿痹多见于寒痹的初期,其证属实,若治护得当,则可寒祛病除,否则缠绵难愈,可致虚证或虚实夹杂。寒凝血瘀一般多在寒痹中期,多由寒痹之初期证候不愈演化而成,病情顽重,需经较长时间的治疗和调养,始有治愈的可能,否则易累及脾肾,而成为脾肾阳虚之证。脾肾阳虚多由素体虚弱或其他寒痹后期转变而成,因其病久根深,久病及脏,正气不足,故预后较差。但通过精心治疗调养,亦可使病情好转。若日益严重,则可能发生阴阳俱虚之危候。

寒痹的转归与预后主要取决于患者正气的强弱和感邪的轻重,以及能否早期及时正确地治疗,一般起病急者,早期发现,治疗正确而彻底,常可痊愈;起病缓慢者,正虚为主,感邪不显,早期诊断困难,治疗不及时,其病情常可缠绵,日久难愈,预后较差。

好的,关于寒痹的中医治疗就和朋友们分享到这里,如果你有相关问题,可以给我留言。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xiaobingzhong.com/?id=22234

“五淫痹中寒痹的中医辨证治疗” 的相关文章

面临“脱发危机”怎么办?这家医院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面临“脱发危机”怎么办?这家医院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央广网北京4月26日消息(记者 雷妍)一头乌黑浓密的秀发,不仅是身体健康的标志,更是提升个人魅力和自信的一大因素。然而,现代生活方式改变、工作压力大等因素导致的脱发受到大众广泛关注,脱发危机...

18岁高中生成4级脱发!每天掉发100根以上要警惕

18岁高中生成4级脱发!每天掉发100根以上要警惕

从70后到90后,办公室不少小伙伴都多多少少存在着掉头发的情况。 那么,掉头发到底是不是一种病?它会是发量减少的前兆吗?在日常生活中,又有哪些方法可以养护头...

女子花1200元接发染发,结果头痒头疼还脱发?她崩溃了:店家已拉黑我

女子花1200元接发染发,结果头痒头疼还脱发?她崩溃了:店家已拉黑我

江西南昌市民付女士向《都市现场》反映,她在南昌一家美发店想通过接发改变自己的发型。让她没想到的是,头发接完后,不但没有变成自己期待中的样子,反而头痒头疼难忍,整个人都要崩溃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老中医三种证型治疗脱发,别再只用姜水洗头啦!

老中医三种证型治疗脱发,别再只用姜水洗头啦!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头发? 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年纪轻轻就脱发这么严重!坚持用姜水洗头,头发还是稀稀拉拉的,头顶的部分都快看到头皮了!光掉不长...

都是掉头发的年轻人,男女起秃点有什么不一样?

都是掉头发的年轻人,男女起秃点有什么不一样?

本篇原创文章转载自公众号DT财经(ID:DTcaijing),作者 :沈慧,编辑:阿米、唐也钦,设计:张灿 20 岁秃顶和 45 岁秃顶的区别在于,如果是 45 岁以后开始秃顶,那你...

女的掉头发特别厉害是什么原因?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女的掉头发特别厉害是什么原因?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你好,碧蒙萱有机护肤顾问希望能帮到您,女性掉发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看看你属于哪一类 1、产后掉发,很多生产后的女性掉发很厉害,发际线严重后移。这是由于女性生产后身体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