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介绍(410)——新清宁片(喉肿牙痛,目赤,便秘下痢)
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新清宁片《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
组成与制法:本品为熟大黄经加工制成的片。【制法】 取熟大黄粉碎成细粉,测定其总蒽醌衍生物含量合格后,加70%~90%的乙醇适量,制成颗粒,60℃烘干,加淀粉及硬脂酸镁适量,混匀,压制成片,包糖衣,即得。口服,一次3~5片,一日3 次;必要时可适当增量;学龄前儿童酌减或遵医嘱;用于便秘,临睡前服5 片。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缓下。用于内结实热,喉肿,牙痛,目赤,便秘,下痢,感染性炎症,发烧等症。
附:大黄介绍
大黄的症靶;标靶
大黄症靶:1.便秘:适用于 便秘,以实秘、热秘为首选。大黄为治疗积滞便秘之要药。2. 热毒泻痢:适用于湿热型或热毒型泻痢,临床以腹痛、里急后重、泻下赤白黏液脓血便或下痢脓血,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为特点。3. 湿热黄疸:适用于湿热黄疸,临床以身黄、目黄、小便黄为核心表现。4.痈肿疔疮:适用于热毒或火毒攻结皮肤,临床以痈肿疔疮为特点,头面部及四肢多发。
大黄标靶:1.高血肌酐:对于急性或慢性肾衰竭患者,其肾主水功能受损,尿液排出减少,机体水液代谢失衡,大黄通腑导浊,可降低血肌酐水平。2.高胆红素:胆红素升高会引起皮肤、巩膜黄染,降胆红素的中药一般首选茵陈蒿、赤芍,而大黄可清泄湿热、利胆退黄,常与茵陈蒿相配,在降胆红素方面发挥重要的辅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