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虚寒3味药:理中丸、附子理中丸、桂附理中丸,究竟该怎么选
调理脾胃虚寒3味药:理中丸、附子理中丸、桂附理中丸,究竟该怎么选?
有不少朋友在买药的时候,很容易被一些名字相似的药品绕晕,往往不知道要怎么选择,只能随意选一个带回家!
但是,不同的药品对应的症状都不一样,只有找准病因,对症下药,药效才能直达病灶,恢复健康。
有一个病人他经常觉得胃疼,受凉之后疼得就更厉害了,大便有一点溏薄,让他回家吃一点附子理中丸,两周之后回来复诊,反馈说吃了附子理中丸之后,症状好转了很多。
这是什么原因呢?今天就和大家讲清楚。
1.附子理中丸
附子理中丸,距今已经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最早见于《伤寒论》中的四逆汤和理中汤,直到《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里,才将两个方子合二为一,加工制成了附子理中丸。
它主要成分包括:附子、党参、白术、干姜、炙甘草等等。
方子中,附子、干姜具有补阳散寒的功效,而党参、白术能温补脾,可以补脾益气。在中医看来,附子理中丸具有温阳散寒,健脾益气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脾胃虚寒、脘腹疼痛、呕吐泻痢、四肢厥冷等症状。

现代研究也有表明,附子理中丸可以加快肠胃的蠕动,促进消化,提高我们的免疫力,同时还具有镇痛作用。
日常生活中,如果你有消化不良、慢性腹泻、胃胀胃疼等症状,可以适当的服用一些附子理中丸来进行调理。
此外,中药店中还有理中丸、桂附理中丸两种丸药,它们有什么区别呢?该怎么选择呢?
2.理中丸
理中丸的主要成分是党参、白术、干姜、炙甘草等,具有温中祛寒、补气健脾的功效,主要是治疗虚寒的药物,温阳能力相对附子理中丸要弱一些,主要适用于脾胃虚寒、呕吐泄泻、腹满腹痛、消化不良等病症。
脾胃虚寒症状比较轻的,可以用它来调理。

3.桂附理中丸
而桂附理中丸是在附子理中丸的基础上,又加上了肉桂制成的,肉桂补肾,有补火助阳的功效,它的功效与附子理中丸是一样的,但生阳驱寒的功效还要强一些。
对于脾胃虚寒的人,同时还伴有肾阳虚的表现,那就是脾肾两虚,出现腰膝酸软,下肢怕冷,小便清长等等,这时就可以用桂附理中丸。

总的来说,这三味药,成分不大相同,但是基本的功效都是差不多的,最大的区别就是温阳的功效。
这其中,桂附理中丸最强,附子理中丸次之,而理中丸呢,稍微比前两种要再弱一点。
那如果呢,你是属于脾胃的虚寒,怕冷厉害的话,可以使用这上述的3种药物,那么具体用哪一种呢,那么可以找一个专业的中医大夫,来帮你辨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