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类药物会不会伤肝?
肝功能不太好
但需要吃他汀类药物
难免会有疑问:
在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时候,
转氨酶到多少就不能吃了?
如果转氨酶升高了,
改用经肾代谢的他汀可不可以呢?
他汀类药物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药物,他汀的主要不良反应有两种,其一是肝功能异常,其二是肌肉损伤。肌肉损伤会有明显的肌痛、乏力的症状,容易感知,而肝功能的改变,则需要定期检查转氨酶的水平。
吃他汀为什么要查转氨酶?
人体肝细胞内有各种生物酶参与人体的生化反应,其中谷草转氨酶(AST,也称天冬氨酸转氨酶,正常值8~40U/L)与谷丙转氨酶(ALT,也称丙氨酸转氨酶,正常值5~40U/L))是肝脏功能的晴雨表。当两种转氨酶升高的时候,通常意味肝细胞受到了损伤,所以转氨酶才会被释放入血。
转氨酶是肝脏运行必不可少的催化剂,它居住在肝细胞里,打个比方:就像饺子馅住在饺子里一样。这时,肝细胞就像饺子,转氨酶就像馅,肝脏就像碗,血液就像汤。如果饺子破裂了,馅就会跑出来,到汤里面了。同样的,如果肝细胞破裂了,转氨酶就会跑到血液里,这时我们抽血检查,就会发现转氨酶,指数增高↑。
肝脏损伤是因,转氨酶升高是果
有些朋友以为转氨酶升高会毒害肝脏,这个理解是错的。实际上肝脏损伤是因,转氨酶升高才是果。
关于他汀伤肝的说法由来已久,原因就是因为在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时候,有少部分人会出现转氨酶升高的情况。但是在后期的研究中,人们发现他汀类药物虽然会使转氨酶升高,但并没有造成肝脏真正的损伤,在停药之后,升高的转氨酶还会恢复正常。
转氨酶升高到多少有危险?
剧烈运动、妊娠、饮酒、熬夜、感冒、服药等多种情况都有可能造成转氨酶轻度升高,但这并不意味着肝脏有危险,因为肝脏是一个自我修复能力极强的器官,肝细胞被破坏之后,很快就会再生,所以轻度的转氨酶异常,并不会影响健康。
ALT、AST的正常值都是「40U/L之内」
当超过正常值「3倍」
也就是「超过120U/L」的时候!!!
需要停药
可以换用肾代谢的他汀吗?
常用的他汀类药物有7个,其中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主要经肝脏代谢,对肝功能影响较大;而普伐他汀、匹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较少经肝代谢,主要通过粪便和肾脏排泄,对肝功能影响较小。
无论服用何种代谢途径的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都需要进入肝细胞才能发挥作用,只不过脂溶性他汀靠被动扩散进入肝细胞,水溶性他汀则靠肝细胞的主动摄取进入肝细胞。
多久查一次肝功呢?
在服用他汀的时候,不良反应通常发生在用药后的6个月内。所以建议在用药后的第1个月、第3个月、第6月分别查一次血脂水平与肝功。如果血脂可以达标,肝功能也没有异常,以后可以每6~12个月复查一次。
在服用他汀时,要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少吃高脂、高糖食物,不要吸烟和饮酒,避免加重肝脏的负担。保持合理运动,促进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可以改善肝脏功能。
李双娣医生简介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创新骨干人才,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吉林省中医临床优秀人才,长春中医药大学优秀教师、教学新秀,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教研室副主任,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急救培训中心BLS、ACLS导师。
学会任职
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分会青年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吉林省中医药学会心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吉林省中医药学会络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吉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双心医学委员会常务委员。
主治病症
师承国家名中医刘景源教授、赵继福教授、国家师承导师邓悦教授,吉林省名医刘爱东教授,在继承名医名家学术思想的同时不断创新。
擅长运用中西医方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病、心律失常、慢性心功能不全、失眠、慢性疲劳综合征、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等内科疾病,尤其擅长运用中医理论辨治各种心脏神经症、胃肠神经症及不明原因的头晕、头痛病症。
教学科研成果
主持及参与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20余项,其中主持课题6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论文1篇,中文核心论文3篇;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参编著作5部。
资料来源:
《服用他汀时,为什么要检查转氨酶,升到多少有危险?》
《他汀伤肝吗?转氨酶到多少就不能吃他汀了呢?》
图文编辑:孙玉轩
图文审核:李双娣
图文校对:代永升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