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类药物:停药不是小事,健康风险不容忽视!
他汀类药物,作为调节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守门人,是许多患者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药物。然而,最近发表在《药物流行病学与用药安全》(PDS)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却给擅自停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敲响了警钟:停药一年内,死亡风险显著升高36%!
他汀类药物的重要性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导致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他汀类药物对于调节血脂、减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具有基础性治疗作用。因此,许多患有高血脂和心血管疾病的人士需要长期服用这类药物,以强化血脂管理和减少疾病风险。
他汀的停药率有多高?这项系统评价研究,通过搜集医学数据库中的相关资料,从877项研究中筛选出52项,包括中国的2项,进行研究评估。研究涵盖了使用他汀类药物进行一级和二级预防的各类情形。研究中将停用他汀类药物超过30天定义为停药。数据显示停药率在0.8%至70.5%之间,这表明不同研究之间他汀类药物的停药率有较大差异。在样本量最大的研究中,停药率为19.6%,而在年龄最高的群体中,停药率为36.9%,年龄最低的群体中,这一比例高达57%。
停用他汀风险有多高?停用他汀类药物一年后,心血管风险明显升高。研究发现,停用他汀6个月后,心血管住院率提高了34%,停用一年后,住院率上升了28%。中国科学院的研究显示,停用他汀一年后的全因死亡率高达12.3%,而持续用药组的死亡率仅为4.9%,差异显著。另一项研究也表明,停用他汀的人群一年全因死亡率增加了36%。
停药不是小事,健康风险不容忽视!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停用他汀类药物不仅会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还会显著提高全因死亡率。这提示我们,服用他汀的患者应结合自身状况,在确保药物安全的前提下,坚持长期用药,避免随意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