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骨疗伤、化瘀止痛,常用的7种骨伤科中成药
随着交通运输、工业化发展速度的加快,各类骨伤患者的占比大幅增加,其中最为常见的患病人群以老年人、儿童为主。由于骨科疾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经历较长时间的恢复阶段,因此需要通过药物治疗的方式进行干预。在骨科疾病诊治过程中,中医学发挥出了疗效稳定等诸多独特优势,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这次就来讲讲临床上常常用于治疗骨伤的7种中成药。

凡以接骨疗伤,治疗皮肉、筋骨、气血、脏腑经络损伤疾患为主的中药制剂,都称为接骨疗伤剂。这类药物主要具有活血化瘀、接骨续筋、消肿止痛之功,兼有通络、益气血、补肝肾等作用,适用于外伤或者内伤等引发的跌打瘀肿、闪腰岔气、骨折筋伤等。按其功效与适应证范围可以分为接骨续伤药和化瘀止痛药两类。
一、接骨续伤药
这类药物包括接骨七厘片和接骨丸,二者均能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续筋接骨,主治跌打损伤、闪腰岔气、筋骨折伤及瘀血肿痛等,不同之处在于,接骨七厘片长于续筋接骨,又含味苦性寒、能泻下通肠的酒炒大黄,损伤兼有大便秘结或者不畅者最适合,但脾胃虚弱者需慎用;而接骨丸长于消肿止痛,又含有大毒、可散结消肿、通络止痛的马钱子,损伤疼痛较甚者最为适宜,但不能过量或持久服用。
二、化瘀止痛药
这类药物种类繁多,包括七厘散、云南白药、跌打丸、活血止痛散、舒筋活血片等。按适应症及功能分组类比,可知:
七厘散和云南白药均能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主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等,且内服外用皆可收效。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七厘散善于化瘀止血,治外伤出血,但因含朱砂,不可过量服用;云南白药则善于化瘀止血、解毒,治内外伤引起的吐血、咯血、便血、痔血、崩漏下血、疮疡肿毒等,安全性相对较高。
跌打丸和活血止痛散均可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主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且多做内服,少做外用。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跌打丸又能续筋接骨,治疗筋伤骨折、闪腰岔气最宜,而活血止痛散则专于行散,长于散瘀止痛,损伤较重者用之为宜。
舒筋活血片除具有前几种药物活血散瘀的功效,能治跌打损伤外,又可益筋血、强筋骨而舒筋活络,治筋骨疼痛、肢体拘挛、腰背酸痛、跌打损伤等。但因其含有毒之香加皮,不宜过量或持久服用。
本类中成药大多辛苦泄散、活血通脉,有伤津、堕胎之弊,孕妇及月经过多者禁用,阴虚津亏者慎用。有些含有毒成分,不宜多量或者久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