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科 > 外邪入侵,补足正气为首要(五)。脾胃阳气不足导致腹胀、腹泻,用理中丸等药。

外邪入侵,补足正气为首要(五)。脾胃阳气不足导致腹胀、腹泻,用理中丸等药。

admin3个月前 (03-05)皮肤科21

脾胃阳气不足导致腹胀、腹泻,用理中丸等药

伤寒后肚子胀满,想吐,闹肚子, 怎么办?许叔微中举的年龄比较晚,所以他这一辈子其实都在跟考试的人打交道,并在准备考试的过程中给人看病。患者曹生就是一个考生,他刚开始得了伤寒,五六天以后,就觉得肚子满胀,有想吐的感觉,吃不下东西,身体、手脚都是温的,但肚子疼,闹肚子。总结下来,这些症状都跟肚子有关。因为他的手足还挺热,医生就说他是阳多,胃里有热,往上顶, 所以是脾胃失调引起了上吐下泻之证。这时候他就请许叔微来诊脉。根据他脉细而沉的情况,许叔微判断说这是太阴证也,这都是他从张仲景的书里学的,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太阴证的表现有哪些?

到底什么是太阴证呢?以寒邪为例,张仲景把寒邪当作假想敌,认为寒邪来时身体会有6层反应,一共三阴三阳。有太阴证时,患者身体的正气就开始不足了。张仲景讲的太阴证,主要症状都集中在腹部,说明跟脾相关。张仲景讲的六经辨证、脏腑辨证和经络辨证,实际上是有内在联系的。太阴经主要集中在腹部,主要是脾经。脾为仓廪之官,是腐熟食物,吸收食物的营养,把精微运化到全身,为身体各处的战斗部队提供粮草的地方。我们身体的正气足,就说明粮草足,士兵吃得饱,就能抗邪。当脾气不足,粮草出问题了,身体开始低迷,就会陷入一种阴寒的状态。引起太阴证的原因有很多,脾阳不足、脾阳虚弱都是,但根本原因是正气不足。患太阴证的人可能平日脾胃就弱,正气不足。所以当外邪来侵袭,身体正气无力斗争,寒湿盘踞在中焦时,肚子就会胀满。尤其是秋天天气凉时,肚子就会一天天变大。有的人就奇怪,他没怎么吃东西,连喝粥都谨慎了,肚子怎么还在变大,并且有胀的感觉,吃不下东西。其实这是阴寒内盛,无力输布气机,寒湿在身体里面凝聚所致。水液不能化开,患者舌头的颜色就会是淡白的,唾液很多,口里没有味道,所以这样的人总想吃点有味道的东西。因为水湿特别盛, 水在中间盘踞,所以患者不渴,但这时候容易呕。寒湿内盛,寒邪一来就更明显了,阳气不足的人就开始哗哗腹泻,还会伴有肚子疼,泻完了也疼,这是它的特点。

受冷后腹部冰冷,腹痛, 吃附子理中丸就好对于这种腹痛,我(罗博士)深有感触。因为我的爸爸妈妈是三十几岁才生的我,他们当时的体质不好,那个年代也穷,什么都吃不上,所以我先天禀赋就不足,身体有点弱。那时候不像现在,出门有车,屋里有空调,那时候穿的很简单, 所以就容易受寒。我记得我小时候,有一段时间每年都肚子疼一两次,躺在床上翻来滚去,是那种特别缓慢的疼,总想大便,便了之后还疼,特别难受。我的妈妈也是中医,但她当时不知道,对我的身体了解得不是很清晰。我记得她给我针灸,扎足三里,其实给我艾灸应该更好,但那时候可能都买不到艾条。本来给我吃一丸附子理中丸就好了,但是特别遗憾,她也没给我吃,所以我每次要疼半天、一天才能缓过来。后来,我学了中医以后,自己用了附子理中丸马上就好了。大多数太阴证患者的肚子疼是伴随着腹泻的,但有时也可能是便秘,因为出现太阴证说明脾的运化能力已经有问题了。脾主四肢,多数情况下,这种人的手脚是冰凉的,全身都冷。但也有人手脚是温的,腹部凉,这种情况比较特殊。许叔微的这个医案里,患者的手脚还是温的,说明他还不是少阴证。这就有一种寒邪盘踞于中焦,把阳气隔绝于外的可能。

手脚冰凉、腹部凉、肚子疼伴随着腹泻或便秘,吃附子理中丸

这时候怎么调理呢?

许叔微就给患者用了理中丸,再辅以五积散,没几天就好了。

理中丸是专门治疗太阴证的。五积散也是温阳祛湿,还有点散外邪的作用的方子。

这个方子非常简单,人参补正气、补元气,白术健脾利湿,甘草和中,调和脾胃。这里最重要的是干姜,它具有辛辣的性味,能暖脾胃。

理中丸配上附子,就是经常给大家介绍的附子理中丸,治疗太阴证用它,效果非常好。一边嚼一边喝热水把它冲下去,肚子里立刻就会暖暖的。

基本上这种受寒引起的太阴证,脾阳虚、上吐下泻、肚子疼,一两丸就能搞定。

许叔微给患者用了以后,患者几天就好了。后来许叔微多说了几句,很多人看病就论一个阴证、阳证,但是这么分,就太笼统了,如果您只说是阴证,可能还治不好,张仲景分得更细,他分了三阴三阳,就知道这是太阴证。

平素就脾阳不足、肾阳不足的人要这样保护自己实际上,如果您平素就脾阳不足、肾阳不足,心阳也会不足,因为身体是一整个系统,突破口就在脾阳。您喝点凉的东西,或者早上起来把前胸的衣裳敞着出去锻炼,寒风直吹胸腹部,就容易导致阴寒内盛。轻则上吐下泻,肚子疼;重则心脏出问题。这时候防护很重要,怎么办呢?我从三个层面来说。1.平素多喝龟龄集酒、桂附地黄丸脾阳受伤叫太阴证,脾属土,火生土,火在肾中命门,所以,肾中的阳气要足,平素大家就要温养肾阳,可以吃中成药,如龟龄集酒、桂附地黄丸等。脾阳足了以后,肾阳就足了。2.平素阳气就不足的人,附子理中丸或桂儿脐贴敷肚脐大家把附子理中丸,搓成一个小丸放在肚脐里,用创可贴盖上, 就有暖脾阳的作用。平时做菜,多放点胡椒粉、辣椒,也有提振阳气、祛寒湿的作用。

以前有一种神功元气袋,里边有各种温阳的,往肚上-贴,就能吸收药气,暖脾阳,保护自己。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用丁桂儿脐贴,或者拿一块姜往肚脐上一贴,灸一灸神阙穴,也有暖脾的作用。

3.不吃凉的,注意保暖

立秋后,按照中医的理论,就不能吃凉菜、西瓜,喝冰啤酒等凉性的东西了。

在天气渐冷的季节,阳气不足的人可能会哗哗地闹肚子,这时要赶紧用附子理中丸温阳。

正气不足的人很容易受外界变化的影响,所以在阴寒的天气里, 这类人可以在嘴里含一片姜,或者喝点怀姜糖膏来保护脾阳。

我们总结一下就会发现,张仲景所讲的太阴证实际上是在身体正气不足的情况下,受到了外邪的影响。

大家要知道,这种情况会引起身体其他系统紊乱、功能低下,甚至崩溃。对于危重患者来讲,这是很严重的事。所以,保护阳气,保护脾阳不受损伤是维护我们身体健康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

平时肾阳就不足,就会引起脾阳不足,同时牌阳不足也会引起肾阳不足,这是一个系统。平时阳气不足的人,身体的功能就不会特别旺盛,这样的人就更容易生病。

希望大家能学会怎么保护我们的阳气,该艾灸时就艾灸,该暖中时就暖一暖,平时多晒太阳、多运动,保护好脾阳非常关键。脾正常运转后,您的身体就正常了。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摘自:罗大伦解读《伤寒论》

版权归罗大伦博士所有,严禁商用,若存在使用不当情况,请与我们联系。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xiaobingzhong.com/?id=47250

“外邪入侵,补足正气为首要(五)。脾胃阳气不足导致腹胀、腹泻,用理中丸等药。” 的相关文章

秋季“秃”然到来,中医专家告诉你脱发怎么办

秋季“秃”然到来,中医专家告诉你脱发怎么办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春祥 通讯员 谢汶芳 陈双 气温下降,天气转凉,进入秋天以来,李女士发现原来还算浓密的头发明显稀疏了,每天地上、浴室都有不少落发。记者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

教你7招预防脱发

教你7招预防脱发

教你7招预防脱发 头发的新陈代谢分为静止、生长、消退三个时期,每天适当掉发属于正常现象,但大量脱发则是异常情况了,那么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脱发? (一)不用尼龙梳子和头刷...

中年人“脱发危机”?3大步骤保你安稳无忧!收藏备用

中年人“脱发危机”?3大步骤保你安稳无忧!收藏备用

每天洗头面对满手的落发,头发油腻扁塌、头皮脱屑泛红。是不是要秃头了? 落发原因很多,会因为身体状况改善减缓,男女都是!连一定比例的雄性秃都会因为正确的养发推迟进展,或甚至停滞下来。要...

掉发严重,应该多吃这4种食物,还你一头浓密秀发

掉发严重,应该多吃这4种食物,还你一头浓密秀发

前不久范冰冰的一个直播,弹幕在疯狂的弹出杨幂的名字,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范冰冰的直播当中她的那一头乌黑发亮浓密的头发,让大家瞬间想起了杨幂的发际线后移,范冰冰的头发质量是娱...

为什么会大量脱发?帮你揪出了4大“幕后凶手”

为什么会大量脱发?帮你揪出了4大“幕后凶手”

随着生活节奏的不规律,很多人都出现了脱发症状,甚至是一脱就是一大把。脱发症状说明我们的头皮出了一定的问题,而且总是脱发也会降低我们的外在形象。其实脱发并不是无缘无故而导致的...

留长头发会抢身体营养、更容易脱发?搞懂3个问题,放心留长发

留长头发会抢身体营养、更容易脱发?搞懂3个问题,放心留长发

小时候,小薇的妈妈为阻止小薇留长发,最常用的一个说辞就是: 头发留太长,会抢身体的营养,长不高可不要后悔! 于是,年少无知的小薇顶着一个男生头,度过了毫无粉红回忆的青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