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气不足?调理有讲究
喜暖恶寒、手脚发凉,背、腰、膝部怕冷,衣服比别人穿得多,精神疲惫,容易感冒、拉肚子等,在中医上,这些都是人体阳气不足的表现。一旦阳气不足,身体就会逐渐变得虚弱,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养阳。
中医讲究天人合一,人和自然相通应,如果人们顺应自然界阳气变化趋势调理身体,补益效果事半功倍。
饮食调理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说: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
源远流长的中医食疗理论和方法,对于指导人们科学、合理、均衡的膳食具有极为重要和实用的意义。宜食果品如荔枝、榴莲、樱桃、龙眼、红枣、核桃、腰果、松子等;蔬菜类如生姜、韭菜、香菜、葱、蒜等;肉食类如羊肉、牛肉、狗肉(不可过多)、鹿肉、鸡肉等。
推荐药膳:1.【原料】羊肉500克,当归20克,生姜1块。把羊肉切成小块放入沸水中焯一下,然后捞出沥干水分倒进砂锅,加入当归、生姜,倒入清水(大约是肉的2到3倍),盖上盖子,大火煮开之后换小火再煮约两个小时,煮好后加入适量的盐即可。2.杜仲黄芪猪骨汤 【材料】杜仲、黄芪各10克,瘦肉适量。杜仲、黄芪洗净;猪瘦肉洗净、切片,一起入锅加适量清水,共煲汤。
艾灸温阳
艾灸是中医外治疗法之一,是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紊乱的人体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艾灸有温经散寒、行气活血、温补元气等功效。现代科学证实,灸法能加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加速各种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抗体的产生,提高其免疫效应,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同时,灸法还能改善人体各个系统的功能,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有利于多种疾病的康复。对现代的亚健康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督脉总督一身之阳, 督灸是在督脉的循行部位脊柱上自大椎穴至腰俞穴处隔姜和督灸粉艾灸,可温阳补肾、强壮真元。
运动养生
动能生阳,运动养生是运用传统的体育运动方式进行锻炼,以活动筋骨、调节气息、静心宁神来畅达经络,疏通气血,和调脏腑,达到增强体质、益寿延年的目的。
运动强度应控制在手脚温热、面色红润、微微汗出为度。活动汗出后应及时增减衣物,防止大汗或汗出当风,避免损伤阳气。亦可按以下穴位大椎、关元、命门、腰阳关等,以疏通经络,畅通气血,培补阳气。
穴位定位:
大 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关 元----下腹部,脐下3寸。
命 门----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处。
腰阳关----腰部,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要持之以恒地坚持运动,以力所能及、感兴趣又方便为原则,如慢跑、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球类活动、做操等。
作者: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逯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