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气越虚,越容易上火,用好三味药,泻火清热,补阳不上火
现在的人啊,动不动就上火,轻的咽干口燥,重的牙龈肿痛,口腔溃疡等,而且反反复复老是断不了根,有些人一吃清热降火的药,就拉肚子但火气却没降下去。同时这些人还伴有腰膝怕冷,手脚冰凉,腹胀,大便稀溏等问题,看起来寒热难分,很多人就觉得很难办。

中医认为啊,这类人的上火,实际上就是阳气不足的问题,阳气越虚,越容易上火。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身体的阳气,主要来自脾肾之阳。可能很多人都听过脾胃越寒,人就越容易上火。脾胃居于中焦,是全身气机运行的枢纽,中焦通畅,心火可以下行,肾水也能顺畅上承,水火交融,阴阳平衡,就不会出现上火的问题。如果脾阳虚弱,脾失健运,湿气一生,中焦淤堵不通,心火不能下,肾水不能上,心火只能浮越于上出现上火。
这类上火的患者,经常会表现为心烦,失眠,口干舌燥,或口舌生疮,舌尖发红,但同时食欲不好,身困体沉,头晕乏力,不敢吃凉,容易腹泻,大便稀溏,小腹冷痛,腿冷等症状。这个时候温中扶正就是最主要的,那我们可以用两味药来解决这个问题。一味干姜,辛温归脾胃经,温热的力度比较强,是温补脾阳的要药,能够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另一味是栀子,栀子是为数不多能清三焦之火的药,不管是心火,还是肝火,都能一扫而光。两味药搭配,既能温中补脾,还能清泻心火。
如果肾阳虚衰,但脾胃正常,也会出现阳虚上火,实际上就是下焦阴寒过盛,逼迫下焦阳气向上跑。这种火上面是虚火,但下焦却是真寒,所以调理上不能只用寒凉之药清火。这类患者通常会出现畏寒怕冷,手脚冰凉,尿频尿急,夜尿多,早上五更泄泻等情况。
中医称之为上热下寒,在治疗时就要清上温下,引火归元,可以用肉桂搭配栀子,肉桂能够补火助阳,守而不走,同时还有引火归元的作用,能把上焦的虚火引回肾中,而栀子可以清泻心火,肉桂温下,栀子清上,简单两味轻松解决上火问题。
分享仅供参考,不做诊疗依据,如有不适,请线下医院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