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唐永祥主任:阳气不足,气血难通!一个中成药,脾肾同补,益气升阳,畅通气血,气血通则百病消!
万物生长靠太阳,人体一切的生命活动也离不开阳气,阳气不足会出现手脚四季冰凉、腰膝酸软、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腹胀腹痛、大便溏泄等问题。
阳气不足还会导致人体气血津液流通速度变慢,各种代谢也会减慢,于是垃圾、毒素、痰湿等物就开始在体内积攒,形成各种炎症、囊肿、结节、增生、肿瘤等。那我们该怎么调理呢?
我们一身阳气的来源主要就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先天之本肾阳,一个是后天之本脾阳。因此要想补阳,我们就需要脾肾同补。
今天,邀请脾胃专家唐永祥主任分享一个脾肾阳同补的中成药——参倍固肠胶囊,源自明《证治准绳》中固肠丸方去人参、罂粟壳,加红参、五倍子、鹿角霜化裁而成。诸药共奏固肠止泻、健脾温肾之效。
方中红参味甘,微温,功能大补元气,故能健脾气、益肾气以治其本;五倍子味酸而涩,主入大肠经,专能涩肠止泻,以治其标;
苍术芳香性燥,主入脾胃经,功善燥湿健脾;茯苓味甘补脾,淡能渗湿,故有健脾补中、渗利水湿、止泻的功效;
鹿角霜味咸涩性温,功能温肾助阳、涩肠止泻;诃子味酸苦涩,与酸涩的乌梅合用,善能涩肠止泻、固脱;肉豆蔻辛温而涩,温通而降,能暖脾胃、降浊气,煨后善止泄泻;
木香辛行苦降,有行气止痛、健脾止泻之功,既可芳香化浊、行气止痛,又可缓解脾胃气滞所致之腹胀腹痛,并与诸补药相伍,令补而不滞。
纵观本方,补涩结合,标本兼顾,涩中有通,补而不滞,共成固肠止泻、健脾温肾之功。适用于因脾肾阳虚所致的慢性腹泻,腹痛,肢体倦怠,神疲懒言,形寒肢冷,食少,腰膝酸软;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见上述症候者。
下面结合一则医案来看看。
林先生,41岁。患者自诉两周前开始无明显诱因的胃痛、腹痛、腹泻,去医院检查出慢性胃肠炎。平时大便量少、质稀、次数多,严重时白天可达20多次。严重影响了正常生活,遂来唐永祥主任处就诊。
经过详细地询问了解到,平时还伴有腹胀、食欲不振、恶心、体瘦乏力气短,腰膝冷痛等症状。
刻诊:脉弱,舌淡苔薄白,齿痕。综合情况辨证为脾肾阳虚证,拟参倍固肠胶囊基础上加减化裁。
开方:红参、鹿角霜、木香、五倍子、诃子肉、乌梅、肉豆蔻、苍术、茯苓、人参、白术、炙甘草、干姜等。
按上方服用7剂后,患者表示胃痛、腹痛、腹泻有了明显的好转,但仍感浑身乏力。于是唐主任根据患者的情况,在原方基础上做了调整。
续服14剂后,患者表示食欲好多了,腰腿也有劲多了,胃痛、腹痛、腹泻等症状进一步好转。为巩固疗效,续服7剂,不适症状基本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