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科 > 糖尿病新标准:减少误诊还是增加确诊难度?

糖尿病新标准:减少误诊还是增加确诊难度?

admin6个月前 (04-16)皮肤科39

糖尿病诊断标准变了!你可能还不知道?

如果你以前被医生说过,血糖高,你真的就有糖尿病吗?其实现在或许得重新去确认一下啦!

2024年12月31日,《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正式发布,时隔四年,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迎来了重大变化!其中最受关注的一点是:无典型糖尿病症状的人,确诊标准比以前更严格了!

如果你没有三多一少(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这些症状,想确诊糖尿病,不能只靠单次血糖检测,必须满足两个不同的血糖指标同时达标,且随机血糖不再作为确诊依据!

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新标准真的能减少误诊,还是会让一些糖尿病患者错失早期干预的机会?今天我们就来深度解读!

新标准更严格,减少误诊更精准!

1.为什么要改标准?以前的问题出在哪?

回顾2020年版指南中关于糖尿病的确诊情形,其实挺简单的。只要血糖值达到特定的标准,就能轻易被确认为糖尿病。就算随机血糖,稍微高一点,也有可能被认定为糖尿病患者。在这一指南中,诊断流程,不复杂。一旦血糖水平符合规定的指标,患糖尿病的可能性,就会变大。即便偶尔一次血糖升高,也可能被当作糖尿病的迹象。

但问题在的,血糖水平并非一直固定的,会受饮食、情绪运动及压力等因素影响。短时间内出现波动是常见的现象。许多人或许因感冒发烧、紧张焦虑,亦或前一天吃得较多,使的血糖暂升。然而这并不表示他们就是真正的糖尿病患者。

新标准的调整,就是为了避免这类误诊!

2. 2024vs2020版糖尿病诊断标准对比

换句话说,以后想确诊糖尿病,必须更谨慎、更严格不会因为单次血糖波动就被判糖尿病!

3.误诊的真实案例:如果按新标准,他们可能不会被误诊!

案例1

35岁的王先生,在去年的一次体检中;发现随机血糖达到了11.2mmol/L医生当场便建议他做进一步检查,并且最终确诊他患有糖尿病。不过说真的,他回家之后,调整了饮食,过了几日,再次测量,血糖却已然完全正常了。后来他还找了另一家医院去检查,竟然发现自己只是暂时地血糖升高,根本不是糖尿病。

如果按照2024版的新标准,而且说真的,王先生不会被轻易地确诊,这样的话就避免了不必要的焦虑,并且也减轻了医疗负担!

案例2

50岁的李女士,因肥胖缘故被医生建议去检测血糖。她的空腹血糖为6.8mmolL,随机血糖12.0mmolL,医生跟她说也许是糖尿病,她居然立刻就开始吃药。而且一年后复查时,她的糖化血红蛋白一直处在正常范围之内,其实她只是处于糖尿病前期,并未演变成真正的糖尿病。

在新标准的约束下,这类状况将得以更精确地加以排查;而且还能防止那些没必要的误判现象出现呢!

确诊更难了,会不会让真正的患者错失治疗机会?

1.不是误诊,而是漏诊?新标准的挑战

虽然新标准能减少误诊,但问题是,糖尿病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很多人并没有典型的三多一少,但他们的血糖已经悄悄升高。

如果确诊标准提升,部分真正的糖尿病患者,或许由于未达到两个指标达标这一条件,从而被判定为没事进而耽误了治疗时机!

2.新标准可能带来的两个风险

早期糖尿病患者可能更难被发现

一些血糖已经超标的患者,而且其实是因为两次检测结果不太一致,便被要求再次进行检测,这样的话反倒导致确诊时间被拉长了。

增加了检测成本和患者负担

以前或许仅一次血糖检测便可确诊,现在却需多次检测,而且甚至要间隔数日再度复查,这样一来,无疑会提升患者的医疗成本与时间成本。

3.真实案例:被严格标准耽误的高危人群!

案例3

张先生家里有得糖尿病的人,在最近的一次身体检查里,发现他没吃东西的时候血糖是7.1mmolL,可糖化血红蛋白才6.1%。按照新的标准来看,他眼下还不能确定得了糖尿病,因此医生让他过几天再去复查一下。实际上由于他工作特别忙,没来得及去医院,一直到半年之后被确诊的时候,病情已经变严重了,血糖升到了8.5mmolL,而且还出现了别的毛病。

这便是确诊门槛得以提升之后,或许会引发的一些问题;也就是会让那些真正患有糖尿病的人,丧失掉进行早期干预的良机!

新标准的争议:严格vs.及时 如何找到平衡?

面对新标准,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它的优缺点?

✅支持者认为

确诊更精准,避免误诊,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负担

随机血糖不作为确诊依据,防止短暂性血糖波动影响诊断

❌反对者认为

确诊门槛提高,可能让真正的糖尿病患者延误干预

需要更多的检测,增加了患者的负担

如何找到平衡?

1.优化检测流程,让有风险的人更容易进行复查,缩短等待时间

2.加强早期筛查手段,高危人群(如家族史)要更密切监测血糖,避免延误诊断

3.医生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灵活判断,而不是机械执行标准

新标准是进步,但仍需配套措施!

2024年新版糖尿病诊断标准更严格,减少了误诊,让诊断更加精准,但与此同时,也增加了一些真正糖尿病患者确诊的难度。

这样我们该怎么办?

✅如果你是高危人群(肥胖),建议定期检查血糖,并跟进医生建议,不要因标准提高就忽视检测

✅如果你的血糖在临界范围,需要持续监测,不要因为一次结果没达到确诊标准就掉以轻心

✅如果你已经确诊糖尿病,新标准不会影响你的治疗,但你可以通过合理的生活方式管理血糖,避免病情加重

这次标准的调整,你怎么看?你觉得更严格的确诊方式是好事还是坏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xiaobingzhong.com/?id=49482

“糖尿病新标准:减少误诊还是增加确诊难度?” 的相关文章

脂溢性脱发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生活越好患者越多?

脂溢性脱发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生活越好患者越多?

周先生今年33岁,自己经营一家贸易公司。由于精神压力较大,而且经常要陪客户吃饭,烟酒不离手,几年前他开始严重脱发,头屑很多,头发总是油腻腻的,一段时间后发际线明显提高很多。...

又火又神秘!华西医院皮肤科这个“隐藏技能”,脱发的你一定要知道…

又火又神秘!华西医院皮肤科这个“隐藏技能”,脱发的你一定要知道…

成年人懂得一切随缘的道理,毕竟很多事情勉强不来,比如秃如其来的脱发↓ 我才不是脱发,我这儿是空气刘海 你胡说,我才没有脱发...

没想到吧,便秘竟然也会引起脱发

没想到吧,便秘竟然也会引起脱发

现在很多人会有脱发的困扰,引发的原因也是千奇百怪,可能是内分泌失调、饮食不当、睡眠不足、压力过大等等。 图片源自网络 但是有一个原因,樊哥相信大多...

这些治疗脱发的方式,真的有效吗?

这些治疗脱发的方式,真的有效吗?

市面上很多广告宣传治疗脱发的产品,大多是防脱洗发水、生发液之类的产品,这些产品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爱用中药成分(或植物成分),尤其是一些常听到的民间偏方原材料,如何首乌、生姜、淘米水等...

头油多,头发少!脂溢性脱发,勤洗头可以治疗脱发吗

头油多,头发少!脂溢性脱发,勤洗头可以治疗脱发吗

脂溢性脱发也就是雄性激素性脱发,男女均可发生,但男性患者更为常见。可能有很多的朋友不知道它为啥叫做脂溢性脱发,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 一...

防脱洗发水究竟哪个最好用?挑选这几款就对了

防脱洗发水究竟哪个最好用?挑选这几款就对了

加班熬夜、压力山大、激素紊乱的。女人,不容易。 让人心痛的就是有点脱发烦恼。 这个问题也是这几年才开始严重,原来以为是母乳期的问题,但很多结束母乳期,还是会继续脱。其实不只是年龄、母乳这些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