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感冒别乱吃药!中医教你分清“风寒”“风热”,对症好得快
今天门诊来了位年轻白领小张,鼻塞头痛还发着烧。他自信地说:医生,我这是风热感冒,给我开点清热解毒的药吧!我一看他舌苔发白、怕冷明显,连忙拦住他正准备喝的板蓝根:你这是典型的风寒感冒,喝反了!他一脸错愕的看着我感觉有点不敢置信。
这样的病例每天都在上演。感冒类型判断错误,不仅延误病情,还可能雪上加霜。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套简单实用的辨证方法。

一、风寒还是风热?自测法
记住这个核心区别:风寒感冒是冷出来的,风热感冒是热出来的。就是找病因。
风寒感冒有这几个明显特征:
怕冷明显:裹着厚被子还觉得冷,不想吹风鼻涕清稀:像自来水一样止不住地流清鼻涕咳嗽痰白:咳起来不重,痰是白色的全身酸痛:关节酸痛,头痛以后脑勺为主风热感冒的表现正好相反:
简单来说:流清鼻涕、怕冷的是风寒;流黄鼻涕、喉咙痛的是风热。
二、对症调理,事半功倍
风寒感冒:需要发汗解表
风热感冒:需要清热解毒
饮食调理:可以泡桑菊薄荷茶(桑叶5克、菊花3克、薄荷叶3克),有助疏散风热。生活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但避免直吹冷风。饮食要清淡,避免辛辣油腻。中成药选择:银翘解毒片、双黄连口服液比较对症。三、中西医结合,康复更快
杜医生多年的临床实践发现结合现代医学的理解,能让感冒好得更科学:
对症用药+营养支持:在辨证使用中药的同时,注意补充维生素C,多喝温水,帮助身体代谢。
辨证施治+对症治疗:如果发热超过38.5℃,在辨证使用中药的基础上,可以合理使用退热药;咳嗽严重时,也可以配合一些止咳药物。
休息是最好的药:无论哪种感冒,充分休息都是康复的关键。我经常告诉患者,感冒时硬扛不如静养。
四、杜医生温馨提示(来自临床经验)
感冒初起,用苏叶、生姜各10克泡水代茶饮,有助于防止感冒加重。按摩迎香穴(鼻翼两侧)、风池穴(后颈发际线处),每次3-5分钟,能有效缓解鼻塞、头痛。如果感冒3天不见好转,或出现高烧不退、呼吸困难、胸闷心悸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最近昼夜温差大,门诊感冒患者增加了三成。记住:对症下药是关键,辨证准确是前提。希望这个秋冬季,大家都能远离感冒困扰!
你平时感冒时是怎么判断该用什么药的?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