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后咳嗽反复不见好?5种中成药有效应对各种咳嗽问题!
转载来源:药店人
流感(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如甲型、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通常以高热、乏力、头痛、全身酸痛等全身症状为主,但部分患者在发热、咽痛等典型症状消退后,会遗留持续性咳嗽(可持续数周甚至更久),这种咳嗽被称为感染后咳嗽(Post-infectious Cough, PIC)或流感后咳嗽。其本质是病毒感染引发的气道炎症未完全修复,或合并其他病理机制(如气道高反应性、黏膜损伤等)导致的慢性刺激性咳嗽。
流感后咳嗽的常见原因与特点
流感病毒不仅攻击上呼吸道(如鼻、咽、喉),还可能累及下呼吸道(气管、支气管),导致以下病理改变:
气道黏膜损伤:病毒破坏呼吸道上皮细胞的屏障功能,使黏膜下的神经末梢暴露,对外界刺激(如冷空气、粉尘、油烟)更敏感,引发干咳或刺激性咳嗽。
气道炎症持续:即使病毒被清除,局部炎症(如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浸润)可能未完全消退,导致黏液分泌增多或气道痉挛。
气道高反应性(AHR):类似哮喘的机制,气道对轻微刺激过度收缩,表现为阵发性干咳(尤其是夜间或运动后加重)。
合并细菌感染(少数情况):若咳嗽伴随黄脓痰、发热复升,可能继发细菌性支气管炎/肺炎,需进一步鉴别。
典型表现:干咳为主(或少量白痰),遇冷空气、说话、夜间平卧时加重;可能伴咽喉痒、异物感;胸片/CT通常无异常(排除肺炎等严重病变)。
流感后咳嗽可服用5种常用中成药
01
通宣理肺丸
功能主治:解表散寒,宣肺止嗽。用于风寒束表、肺气不宣所致的感冒咳嗽,症见发热、恶寒、咳嗽、鼻塞流涕、头痛、无汗、肢体酸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丸,一日2~3次。
药品特色:主要有发汗、镇咳、化痰、镇痛、平喘、抑菌等作用。实验研究证明本品对感冒病毒有抑制作用,对感冒的预防有积极的意义。对枸橼酸所致的豚鼠咳嗽具有显著的镇咳作用,对氨气所致的小鼠咳嗽也有显著的镇咳作用。临床用于感冒、气管炎、支气管炎、急性鼻炎、荨麻疹等属外感风寒,肺气不宣者。
02
四季抗病毒胶囊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炎退热。用于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冒,流感等病毒性感染疾患。症见头痛,发热,流涕,咳嗽等。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一次3~6粒,一日3次,或遵医嘱。
药品特色:针对多种感冒类型,包括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病毒性感冒、流感等。适用于有头痛,发热,流涕,咳嗽等症状的患者。
03
桑菊银翘散
功能主治:辛凉透表,宣肺止咳,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发热恶寒,头痛咳嗽,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袋(10克),一日2~3次。
药品特色:本方以银翘散合桑菊饮为主,宗旨为辛凉解表。此方药力轻清,故为辛凉之轻剂,适用于外感风热及温病初起,邪在卫分之证。用于感冒、流感、急性脑炎、肺炎等具有风热表证者均可使用。本品治疗的咳嗽症状为发热咳嗽,痰多黄稠而黏,咳而不畅,咽痛口渴,苔薄黄,脉浮数。
04
蜜炼川贝枇杷膏
功能主治:清热润肺,止咳平喘,理气化痰。适用于肺燥之咳嗽,痰多,胸闷,咽喉痛痒,声音沙哑。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2克(约一汤匙),一日3次。
药品特色:本品适用于肺燥咳嗽,其表现为干咳,咽喉疼痛,鼻唇干燥,痰少而质粘,不易咯出。
05
止咳橘红口服液
功能主治:清肺,止咳,化痰。用于痰热阻肺引起的咳嗽痰多,胸满气短,咽干喉痒。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毫升,一日2~3次;儿童用量遵医嘱。
药品特色:主要有止咳、祛痰的作用。实验研究表明,不同剂量的止咳橘红口服液均可明显延长咳嗽潜伏期,减少咳嗽次数,并有明显的抑制支气管分泌的作用。临床用于急性气管炎、肺炎属痰热阻肺者。
以上用药建议仅供参考,具体用药方案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辨证选择或遵医嘱。
——END——
